高中政治框题跟踪检测十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必修4.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060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框题跟踪检测十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框题跟踪检测十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框题跟踪检测十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框题跟踪检测十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框题跟踪检测十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必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框题跟踪检测(十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知识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2017缙云中学模拟)星云大师在螃蟹行为中说:竹篓中如果只有一只螃蟹,一定要将竹篓口盖住,否则螃蟹会爬出。如果竹篓中有两只以上的螃蟹,不需盖上竹篓盖,因为只要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出,另一只螃蟹为了要让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将前一只往下拖。材料佐证()A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具有整体所不具备的功能B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D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解析:选B材料主要说明了螃蟹放在一起其斗争是必然的,所以体现了其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绝对性,B正确。

2、2漫画救援中的失败结果说明()被救者忽视了救援者之间矛盾的斗争性被救者忽视了“救与被救”之间矛盾的同一性救援者要着眼于整体,立足全局救援者要重视局部,抓关键环节ABC D解析:选A救援结果的失败体现了救援者只看到矛盾的同一,而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故正确,错误;漫画中救援者的做法没有立足整体,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故正确,错误。该题选A。3(2017湖州模拟)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从哲学角度理解,为什么只有同行容易成为冤家呢?因为只有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这说明()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

3、中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解析:选C同行体现的是同一性,冤家强调的是斗争,同行是冤家体现了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正确;A、B没有体现,D错误。知识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以“房”养老模式,虽然该模式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很多年,但我们在引进与学习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我国实际来考虑。从唯物辩证法来看,材料表明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C

4、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要坚持从普遍到特殊、再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秩序解析:选C以“房”养老模式,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很多年,我们在引进与学习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因地制宜,结合我国实际来考虑,启示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符合题意;A、B未准确反映材料意思;D观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5(2017浙江9月名校协作体模拟)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或做什么事情,你都会发现,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难题,每个角色都会有对应的难题。这表明()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A BC D解析:

5、选D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难题,强调的是;每个角色都会有对应的难题强调的是;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或做什么事情,你都会发现体现了;没有体现。6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解析:选D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取类”就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比象”

6、是指在一般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题干的主旨考查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故只有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7(2017金外10月模拟)杭州“微公交”是国内首创的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专家称,“微公交”既便民又环保。但也有人对“微公交”充电设施如何建设等表示了担忧。对此,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新事物发展中的困难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支持新事物的成长敢于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事物发展条件的限制A BC D解析:选C要利用、改变或创造条件,而不是突破条件,错误。正确,故选C。8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

7、新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观点,意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关键词“互联网”与“工匠精神”,可以从矛盾的含义、同一性等角度来组织答案。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贯通。“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既存在相互冲击,也可以相互适应,双方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2)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让“互联网”与传统“工匠精神”在取长补短中促进企业发展。-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