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素材必修4.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98098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素材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素材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素材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素材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素材必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基本知识整合】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3、 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4、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

2、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5、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基本原理】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有条件的,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3、,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教材解析】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课堂探究:(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3)对同一种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探究提示:(1)詹姆士关于真理含义的理解是错误的,是一种实用主义

4、真理观。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正确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等)为转移。(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

5、来。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课堂探究:(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探究提示:(1)欧几里得定理是真理,但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2)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类似的典型事例还有一个: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创立经典力学的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

6、家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高速运动的物体,二是怎样认识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对这两个问题无法解释,这表明经典力学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那就是低速运动的客观物体。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正确处理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人类获得了新的认识,科学家提出了量子力学用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并得到证实,人类又获得了新的认识。(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堋5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

7、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 课堂探究:(1)当我们在实践遭遇失败时,应该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 (2)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是怨天尤人,还是鼓起勇气,再接再厉? 探究提示:(1)我们以一定的认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有时也会遭遇失败,出现这一情况可能会有两种原因:一是认识正确,我们的实践过程控制存在问题,即操作性问题;二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若属于后者,我们

8、不应轻易怀疑甚至否定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而应当以这种认识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深化我们的认识,发展和丰富既有认识。 (2)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怨天尤人当然是错误的,而应当鼓起勇气,再接再厉,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山穷水复之后会迎来柳暗花明,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过程。 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客观条件:具体的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主观条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

9、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课堂探究: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探究提示:对此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必将随着社会实践发展、随着认识工具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发展,从而对火星获得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1)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3)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

10、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教材引用毛泽东的名言论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断地向前发展。【经典案例】歪打正着一天,张飞从曹操处赴宴归来,对刘备吹胡子瞪眼大发雷霆。孔明问其故,飞答:“都道曹操为人慷慨大方,非也,他是天下第一大小气鬼。”孔明道:“请将军细说一二。”飞道:“我刚到曹营,他二话没说,就对我伸出双手比了个圆圈,我认为他午饭想让我吃烙饼。我摆了摆手,双

11、臂一伸,要吃拉面。他又竖起右手拇指,我跟着竖起右手三指,意思是说,一碗不行要吃三碗。曹操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我一抹身回来了。”孔明听罢大笑:“将军误会了曹操,他刚才是与你打了个哑谜。”张飞瞪大眼睛看着孔明。孔明说:“曹操双手画了个圆圈,意思是我要统一中原。将军双臂一展,意思是说,请问我的丈八长矛答应不?曹操竖起右手拇指,意思是我乃汉朝大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竖起右手三指,意思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不怕你!曹操摇了摇头,意思是说,都说张飞绣花粗中有细,果然名不虚传。此时,他也误会了将军,这场哑谜以将军的胜利而告终。”飞听罢,释然,大笑。 猪的回答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

12、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并且猛烈地反抗起来。绵羊和奶牛非常讨厌小猪的惨叫,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也没有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说:“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这个故事,与“做贼心虚”、“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等民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观点和方法不同,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