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娄星区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9413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娄底娄星区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娄底娄星区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娄底娄星区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娄底娄星区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娄底娄星区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选项属于文化现象的是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喀纳斯的自然风光自治区启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娄底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A. B. C. D.2.2019年7月,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古城大型水利工程和精美绝伦的玉器诉说着两期文化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深受震撼。这说明文化自信源于对古代文化的保护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3.为献礼新中国成

2、立70周年,同时也为了探路乡村振兴、丰富旅游资源,M市制作了大型实景剧你好江山,演出后收到很好的效果。这表明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步于经济C.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文化活动表现出来 D.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4.当人们阅读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章的时候,不一定会立刻获得什么回报,但人们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永远抹不掉 D.感染力和感召力5.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

3、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情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6 “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A B. C. D.7.2018年春节晚会有个相声节目我爱

4、诗词,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诗词的魅力。诗、诗歌魅力无穷,尤其是中国的古诗.甚至不少爱好诗词的中国专家学者自豪的说“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但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缺憾,如果我们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会影响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华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使东西方文化相融合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学习A. B. C. D.8.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

5、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A.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2019年9月7日,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首次联合演练,演练内容包括阅兵等。大多数人在庆祝活动当天,通过网络电视等观看阅兵直播。观看阅兵直播能促进人们观念更新,推动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是基于优秀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A. B. C. D.10.慕

6、课是一种新式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个人或组织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A. B. C.D.11.有学者在评论战狼的成功时指出,文艺太注重于照搬传统,容易被形式拘束,更局限了当代人的视野格局,唯有立足于精神内核,着眼于时代大局,中国的文艺文化才能发扬传统、超越传统,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开拓。材料启示我们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文化发展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体

7、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A. B. C. D.12.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收视佳绩。这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上述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需 要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 创新的根本所在 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A. B. C. D.13.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在建设家园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文化创造,反映了

8、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滋养。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纽带A. B. C. D.14.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女乘客上车后,继续“霸座”,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对此,有人认为:永远不要指望三两天的道德教化能唤醒一个装睡的成年人。这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提高公民道德实践能力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A. B. C. D.1

9、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人类共同发展提出的理念,这源于中华文明“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判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优秀中华文化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 B. C. D.16.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原因有它是传承优秀文

10、化的载体 它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它所传播的先进思想是青年学生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列主义的传承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B. C. D.1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 对通俗和流行文化的全面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A. B. C. D.18.我们都是追梦人复兴的力量时代号子和祖国在一起青春跃起来一批批主旋律歌曲层出不穷,内容各有侧重,词曲风采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唱出了这个时代的关注,受到了大众的追捧。

11、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源于实践,离开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进行文化创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A. B. C. D.19.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三所高校在微博上率先发起拉歌活动,号召青年学子们献歌新中国70周年华诞,展现新时代青年青春风采。各高校纷纷选择传唱度高、充满正能量、代表学校精神的歌曲,采用吉他弹唱、对唱、合唱等不同表现形式,运用航拍、延时等各种技术,推出短视频作品。一首首经典老歌、优美民歌、流行歌曲、校园原创,唱响礼赞祖国的青春之声。材料体现优秀歌曲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拉歌活动为青

12、年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大众传媒是红色文化传递的途径 营造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A. B. C. D.20.“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是在哪里,每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A. B. C. D.21.“墨子号”量子卫星飞向太空、“复兴号”高铁列车风驰电掣、“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世

13、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图,这些重大科技成果直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22.1956年,为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467名青年垦荒队员,登上大陈荒岛,用青春与汗水培育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A. B. C. D.23.钢琴剪影的景观小品、屋檐上的钢琴黑白键、能够发声的钢琴楼梯在某乡镇的街道上,这样的音乐元素随处可见。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