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案:收入与分配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8770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案:收入与分配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案:收入与分配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案:收入与分配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案:收入与分配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学案:收入与分配必修1.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子 想一想1.2006年年终,某私营企业报表中包括以下项目:项目费用(万元)原材料 机器、设备、厂房折旧2 000专利费150土地租金1 000工资、津贴(包括管理人员年薪500万元,技术人员年薪480万元,工人和职员工资、津贴520万元)1 500缴纳税款121税后利润270(1)专利费、土地租金、工资和津贴、利润等,属于按什么方式进行分配?(2)请你对该企业的工资、津贴和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分析。答案 (1)专利费、土地租金、工资和津贴、利润分别属于按技术要素、土地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分配,均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2、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该企业是一家私营企业,其工资、津贴和利润分配方案中,包含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年薪,工人和职员工资津贴以及税后利润,体现了按管理、技术、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分配。该企业的分配方案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既体现了一般劳动的价值,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经营者、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之后,开展了一场讨论。甲学生:既然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想方设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没有

3、必要去考虑贫富差距问题。乙学生: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因此要让所有的人、所有的地区都富起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你同意谁的观点?答案 甲、乙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仅不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相反,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因为:(1)共同富裕不能理解为所有的劳动者、所有的地区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要想社会全体成员同时、同步富裕,这不但做不到,反而会导致普遍贫困。(2)只有提倡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3)鼓励一部分人和

4、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能调动该部分人与地区的积极性,为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3.非劳动收入一定是剥削收入吗?答案 收入是相对于劳动收入而言的。目前在我国的非劳动收入中有的是剥削收入,如在私营企业中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有的不属于剥削收入,如存款所获得的利息。4.讲公平就是在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吗?答案 不是。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平均主义是指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搞“平均”、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子 强化训练1.“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5、。这就是说(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答案 A2.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按劳分配与按资金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答案 B3.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事业有成,从一开始与父母经营豆腐坊,到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

6、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A.B.C.D.答案 B4.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最终原因是( )A.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答案 B5.为进一步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国科技部教育部规定科技人员可以以技术入股。这体现了( )我国允许和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我国从政策上鼓励科技创新按劳分配向按生产

7、要素分配转化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A.B.C.D.答案 D 强化训练6.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看,我国改革以效率为目标是因为(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效率是公平的理论基础C.公平是效率的社会保证D.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基础答案 A7.有人认为“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这种观点( )是正确的,因为平均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公平就是没有差别是错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不是消除差距是正确的,它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是错误的,它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A.B.C.D.答案 D8.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国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采取措施

8、调节过高收入B.坚持公平优先,实现同步富裕C.规范收入分配秩序D.加大按劳分配的比重答案 C9.(2008江苏单科)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答案 A10.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这启示我们应该(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为了效率关注公平A.B.C.D.答案 A 命题视角【例】 材料一 党的十七大

9、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材料二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

10、、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答案 (1)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注重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更具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2)继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

11、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用财政税收等手段,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学以致用材料一材料二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

1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看待这种现象?(2)你认为,我国当前应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答案 (1)材料一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及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我国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难以避免的。适当差距的存在

13、,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效率,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2)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创新试题1.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这就必须要调节过高收入,逐步扭

14、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体现了(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B.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原则 C.按劳分配以后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不利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答案 B2008年1月15日北京晨报:中石化系统全国范围普涨工资,人均约涨薪320元引发争议。据此回答24题。2.垄断行业劳动力高收入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质疑。国有垄断企业的高薪( ) 脱离了按劳分配原则,又脱离了效率优先原则表明它们的经济效益、劳动强度及劳动复杂程度与收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A.B.C.D.答案 C3.人们对垄断行业的工资倍加关注,这说明( )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分配均衡就能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