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考试题

上传人:男**** 文档编号:12818750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笛卡尔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导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 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在 t=0 到 t=40 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

2、位移是()A0B30 mC750 mD1 200 m3.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 m13 kg、m22 kg 的物体 A 和 B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为 F1F230 N 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 m1、m2 上,则(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0 N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60 NC在突然撤去 F2 的瞬间,B 的加速度大小为 0 m/s2D在突然撤去 F2 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4.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倾角为 45的光滑楔形滑块 A,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楔形滑块 A 的顶端O 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 m=0.2 kg 的小

3、球若滑块与小球一起以加速度 a 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取 g=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 a=5 m/s2 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2 N2B. 当 a=15 m/s2 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半2 N2C. 当 a=5 m/s2 时,地面对 A 的支持力一定大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D. 当 a=15 m/s2 时,地面对 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5. 反天刀是生活在尼罗河的一种鱼类,沿着它身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着电器官,这些器官能在鱼周围产生电场,如图为反天刀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示意图,A、B、C 为电场中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部带负电BA 点电场强度大于 B 点

4、电场强度CC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D正离子从 A 向 C 运动,其电势能变小6. 如图所示,某宾馆大楼中的电梯下方固定有 4 根相同的竖直弹簧,其劲度系数均为 k这是为了防止电梯在空中因缆绳断裂而造成生命危险若缆绳断裂后,总质量为 m 的电梯下坠,4 根弹簧同时着地而开始缓冲,电梯坠到最低点时加速度大小为 5g(g 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梯坠到最低点时,每根弹簧的压缩长度为 mg2kB. 电梯坠到最低点时,每根弹簧的压缩长度为 6mgkC. 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电梯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 从弹簧着地开始至电梯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电梯

5、始终处于失重状态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7.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 G10 N,AO 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 45,BO 绳水平,AO 绳的拉力为 FA,BO绳的拉力为 FB,则()2A FA = 10N2C FB = 10NBFA10 NDFB10 N8. 为了备战 2020 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 m=50 kg 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 2.10 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 0.5 m,

6、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 2.90 m 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 取 10 m/s2则()A. 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 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 960 N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 1.05 s9. 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 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 vt 图象如图(b)所示,t1 和 t2 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10.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

7、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C. 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D.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v1 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11. 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座舱的质量为 m,运动半径为 R,角速度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为 g,则座舱()wA. 运动周期为 2RB. 线速度的大小为RC. 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 D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2R 11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

8、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 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12. 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 )A. 当 F2mg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B.

9、当 F=mg 时,A 的加速度为 gC. 当 F3mg 时,A 相对 B 滑动D. 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g三、简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20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3.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 O 点,不能随意变动B.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 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2) 下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其中 同学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小车及

10、砝码打点计时器细线滑轮纸带均匀长木板水平实验台沙桶14. 在“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M 表示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 表示沙桶及沙的总质量(1) 为使实验中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为使细线对小车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桶和沙的重力 mg,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2) 在控制沙桶和沙的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该实验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直观反映加速度与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关系,请在方格坐标纸中选取恰当的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相应的图象次数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 M/g加速度a/ms 21 / kg-1 M12001.915.0022501.

11、714.0033001.503.3343501.362.8654001.122.5064501.002.2275000.902.00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 15.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a 与 F、m 之间的定量关系”(1) 实验时,必须先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该同学是这样操作的:如图乙,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并连着已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接通电源,用手轻拨小车,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点,说明小车在做 运动(2) 如果该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平衡了摩擦力以砂和砂桶的重力为F,在小车质量 M 保持不变情况下,不断往桶

12、里加砂,砂的质量最终达到 ,测小车加速度 a,作aF 的图象如图丙图线正确的是 (3) 设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为 S1 和 S2如图丁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 S1、S2 的情况,从图中可读出S1=3.10cm,S2=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Hz,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 m/s2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0 分)据统计,我国每年高速路上 20%的事故都是因为疲劳驾驶,尤其是重型卡车,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国内某汽车品牌率先推

13、出AEBS 系统,通过雷达和摄像头判断车距,当车距小于安全距离时自动启动制动系统,并通过车内警报提醒驾驶员保持清醒某次实验室测试中汽车以 10m/s 速度匀速前进,通过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检测到正前方 22m 处有静止障碍物,系统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使之做加速度大小为 1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员 2s 之后清醒,马上采取紧急制动, 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求:(1) 驾驶员采取紧急制动之前,汽车行驶的距离;(2) 驾驶员采取紧急制动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3) 汽车在上述 22 m 的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17(12 分)如图所示,

14、足够长的斜面倾角 =37,一物体以 v0=12m/s 的初速度从斜面上的A 点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 a=8.0m/s2g 取 10m/s2,sin 37=0.6,cos37=0.8,求:(1) 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2)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 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18(12 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 m=10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 F=50 N 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7,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0,sin 37=0.60,cos 37=0.80,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1) 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 求物体在 2.0 s 末的瞬时速率;(3) 若在 2.0 s 末时撤去拉力 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19(12 分)如图所示,已知倾角为 =45、高为 h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从高为 H( h H 5 h )4处自由下落,与斜面做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水平抛出小球自由下落的落点距斜面左侧的水平距离 x 满足一定条件时,小球能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1) 求小球落到地面上的速度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