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沙区高二政治第四次双周考试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8699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荆州沙区高二政治第四次双周考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荆州沙区高二政治第四次双周考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荆州沙区高二政治第四次双周考试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荆州沙区高二政治第四次双周考试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荆州沙区高二政治第四次双周考试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30题,共60分)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下列选项中,所反映的哲学观点同“我在故我思”所反映的哲学派别相同的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心外无物 C.气者,理之依也 D.存在即被感知3、邓小平理论是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

2、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 。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一理论的是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A B C D4、“因为有了我的存在,才有了花的颜色,世界才会变的丰富多彩。伴随我的离去,世界将会越发暗淡。”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相同的是:A.事物的存在就是一种主动的感知 B.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C.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D.整个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

3、火5、2017年6月南方一些地方不断遭受暴雨袭击,华北、东北等地则一直高温依旧,阜新、葫芦岛地区的最高气温升至40摄氏度以上。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地看待自然 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 B. C. D.6、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任何

4、事物的联系都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C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D质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要促成质变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发生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 A B C D8、日本的新干线技术传入中国后,中国对其修改提高形成了中国的高铁。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这蕴含的哲理是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有条件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的

5、实质包含了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发展就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必然带来发展A B C D9、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讲究表演程式,如用虚拟手法以鞭当马、并运用许多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表现现实生活中人骑马飞跑等情景。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法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A B C D10、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路径,揭示了中国法治历经变迁的复杂历程,也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法治图景。中国法治历经变迁体现了 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人的认识具有无

6、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A B C D11、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有句名言:“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每一步。”这句话体现了 A.实践具有能动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探索真理的过程要正确对待错误12、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

7、和自觉选择性 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A. B. C. D. 13、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B. C. D. 14、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机制,密切发展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同配合,建立相关政府部门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信息共

8、享机制。下列诗文与之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15、近期,科学家利用“单倍体干细胞”, 通过神奇的细胞“变性手术”, 仅利用两个雌性动物的卵子就实现哺乳动物的繁衍,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固有“必然性” 的认识。这表明通过实践能够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通过实践能够超越有规律的限制真理总是会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客观性A. B. C. D. 16、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

9、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A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17、观察图1。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文字:越担心犯错误,越可能犯错误)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A B C D18、2017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运行6周年。几年来,中国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真正实现了跨区域“握手”,沿线地区的经济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建设京沪高铁说明

10、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C.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D.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19、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 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A B C D20、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右图)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不了

11、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A B C D21、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这说明 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会存在着相互联系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要着眼于整体,注重构建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 C. D.22、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

12、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从哲学方法论看,这段诗文强调的是A对事物发展充满信心,做好克服挫折和困难的准备B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事只要努力就会成功C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D重视量的积累,从而实现美好的未来23、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有专家指出,“雄安新区”的设立,不仅能疏解北京的人口压力,治理“大城市病”,而且北京有关单位和人才的外迁也能促进“雄安新区”向“智慧城市”发展。这体现了 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D.事物的发展是联系运动变化的过程24、 美国阿拉巴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马克乌恩曾宣布,现代鲸类的祖先也曾长有四肢,而且它们在水中行进时依靠的主要是两条后肢。他指出,鲸类的远古祖先曾经也是生活在陆地上、依靠四肢爬行的动物,之后,它们逐渐开始了半水生的生存方式。随着生存方式的变化,鲸类祖先的身体形态也逐渐发生了适应水中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