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646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行业报告)杭州近年来交通更医疗住房的变化实践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杭州10年内交通、医疗、住房等变化的调研报告姓名: 张秀英,何灵芝,朱绯,吕芳芳,张佳红,周轶琤院(部): 信息学院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学号: 20105640114医疗变化摘 要:看病预约,带处方配药,享受高科技和体贴的服务关键词:预约、处方、高科技、体贴正文:我们小组走访了一些杭州的医院来调查杭州的医疗现状,总结出一下几点。 1.看病先预约据调查,杭州大多数医院已经实现了看病不排队。像浙医一院、省中医院、邵逸夫医院、市中医院、市三医院等几家医院先后推出了预约门诊,病人可以通过电话预约解决排队挂号的麻烦。但由于条件有限,目前这些医院还无法全面实行电话预约挂号。不过像市口腔医院这样

2、的专科医院,已开始尝试全面推行预约制,到这里看病只要事先打个电话和自己的医生约好时间,到时来看就行了,因为合理安排了病人就诊的时间,所以在这里看不到像其他医院那样的拥挤、排队的场面,病人看病显得更井然有序。2.外带处方去配药医院的处方不再那么“神秘”。门诊的处方可以由着患者外带,而住院所需的药品在经过医生同意后,也可由患者从外面带来使用。患者可以拿着医生的处方到“老百姓”、“天天好”等大卖场配便宜药,也可以在医院配,不用再顾忌这么多。为充分满足病人选择权,方便病人购药,根据杭州市卫生局出台的关于市级医疗机构提供门诊外配处方的实施意见,凡是在市级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病人,如提出要到药店外配药物的,

3、各医疗机构必须无条件提供处方。但同时,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外配针剂医院暂不使用。尽管有此规定,要求提供外配处方的患者仍在少数,一是有些药店不是医保定点或药品品种不全,二是怕医生给脸色看。4.享受到更多的高科技 随着各种高科技越来越多地被医院利用,病人拿着医院发的就诊卡,到挂号处轻轻一刷,自己的姓名、地址、就诊历史记录等基本信息就立即显示出来,算是挂完了号。走进医生的办公室,医生正坐在电脑旁等着自己,只见医生除了用“望、闻、问、切”诊断病情外,还用电脑查看病人的就诊记录,为病人配制科学的药方。原来这个系统在医生开出的处方出现禁忌时,就会立即提出警告。电脑里还事先录入了病情的主要症状和主要处方

4、,因此医生只要在此基础上稍加修改即可。医生诊疗完毕后,将自己的诊疗记录和处方提交系统,付费处和取药处便立即收到信息,提早做好准备。按照配药处提示的名字,到相应的窗口划一下就诊卡,无需划价即可付费、取药,连排队都省了。杭州市中医院的医生工作站将梦想向现实又拉近了一步。9.对咱的服务更体贴 “其实,对于所有医院来说,服务是吸引病人的不二法门。”有位医院管理者这么说。对于现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而言,一家医院的服务功夫做得好不好,的确是关乎医院生存的大事。许多医院已想了不少点子,提高服务质量。如多年来,医院普遍实行集中式门诊管理,病人在门诊大厅完成挂号、化验、划价、交费、配药等繁杂的就医程序,人流集中

5、,往返拥挤,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浙医一院新门诊大楼启用后,就采用了分散式门诊管理,每个候诊单元都设有候诊厅,病人来院后分科挂号、分科候诊,就诊流程简便明晰,也减少了患者交叉感染。交通变化摘 要:漂亮的巴士,公共自行车,杭州地铁关键词:巴士、自行车、地铁正文我们小组走访了杭州的一些主要干道后,发现杭州的人力三轮车不见了,夏利出租车退出了,各式各样的双层巴士、敞蓬旅游巴士、高档“奔驰”出租车取而代之。并且通过网络书籍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总结出杭州交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 漂亮的巴士巴士是杭州人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的站点遍布杭城各条主要街道。在我出生前,杭州已经有了无人售票的空调巴士,

6、那种车身被漆得黄黄、红红的就是了,小时候我出门坐车最爱“帮助”大人投币。近几年来,不知不觉中杭州的巴士已经换上了艳丽的彩装,各式各样的广告出现在车身上,长辫子的电车越来越少,满大街几乎都是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漂亮空调巴士,它们在城区间穿梭,就像是流动的风景。坐上空调巴士,舒适的软座椅,先进的公交电视系统,让你边坐车,边了解国内外新闻。 巴士家族的新成员快速公交与水上巴士。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杭州修筑了BRT快速车道,专供快速公交车行驶,那是一种车身特别长、在专用道上行驶的巴士,从钱江新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坐快速公交到达翠苑一区,只需三、四十分钟,都快赶上出租车的速度了。2004年,古老的运河开通了

7、水上巴士,为杭州人开辟了一条新颖独特的出行路线,许多住在运河附近的叔叔阿姨不再为早上挤不上公交而发愁。2.亮丽的城市红公共自行车现在的杭州城区,每隔几站路,就能见到一个智能化的小亭子,红色的自行车整齐地摆放在下面,这就是去年才建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如果你想出门办事,路又不是很远,那就租用这种公共自行车,它在规定时间里使用是免费的,而且可以在任何一个租赁点归还。在车水马龙的道路边,在湖边的树荫下,你随处可见有人骑着这些红色的自行车,远远望去,就像是城市里跳动的红色亮点。3.未来的城市轨道杭州地铁在北京、上海坐过地铁,速度非常快,也不会堵车,早就希望杭州也能拥有自己的地铁。现在,这个梦想已经

8、越来越近。2003年12月26日,杭州地铁一号线试验段开工。2005年8月27日,杭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面向全国招标 。2007年3月28日,杭州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9月8月27日,由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承建的杭州地铁1号线16、17号盾构九堡东站至下沙西站右线盾构区间精确安全贯通。地铁一期工程总投资达349.36亿元,计划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整个工程建设规模总长为68.79公里,由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和地铁4号线部分线路组成,设计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在地铁1号线的设计中,将运用先进的乘客信息系统和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并实现和磁悬浮、铁路、汽车、地面公交的“无缝衔接”。 楼

9、市变化摘 要:西部杭州很洋气,南部杭州不断发展,东部杭州边界延伸,北部杭州发展商品房关键词: 动工,商业区,商品房正文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的杭州楼市可能是杭州房地产发展史上最快的十年。杭州城市的变化天翻地覆。为此,我们小组也采访了一些老杭州人,和新杭州人,听听他们对杭州这10年变化的感受,总结吃一下几个方面。1.西部杭州:很洋气,也很杭州王小姐在杭州读书,毕业后留在杭州创业、生活。她说现在走在城西蒋村商住区,每次都有做梦的感觉。上世纪90年代末她读大学的时候,都是逃课才跟同学们来蒋村玩。那时候的蒋村,还有很多农田、水塘之类的,现在成了一座繁华的城市。她喜欢城西,一方面是因为大学就在

10、城西读,习惯了在这一带生活;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喜欢这边的氛围。走在城西的文二路上,她说自己会觉得是在欧洲的某个度假小镇。看着紫桂花园、德迦花园,异国风情的建筑,栅栏围墙里挑出的树冠,这种感觉很浓很浓。城西蒋村商住区,算得上杭州最洋气的地方之一了。但呆在家里的时候,你又会觉得这个地方很亲切,特杭州。很安静,环境也很好,文文静静的,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她说可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都更愿意称蒋村为“高尚居住区”,而不是“豪宅”“高档居住区”。这里生活氛围很浓。早几年刚住进城西的时候,生活氛围很好,但配套总是不方便。后来文三路、古墩路沿街商业都起来了,稍微好了一些;再后来,西城广场来了,就完全不

11、一样了。现在这里的配套,还是天天在变。以前稍显冷清的文二西路,现在也开满了时尚小店;规划中在文一路北面、新浙大紫金港一带,还会有沃尔玛、欧尚超市、银泰购物广场,越变越美的希望还在前方。每次有人问她城西怎么样,为什么喜欢城西的时候,她都回说,“这里大学多,学校多,氛围好,就是喜欢城西。”2.南部杭州:有梦过江来 说起滨江的发展,不得不承认,这是杭州城市与生活更迭中,最艰难的烙印。早在1990年代初,就成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江度假村、之江公寓、中国美院之江校区等,就已经破土动工、完成建设 上世纪90年代末,人们还是谈滨江色变,一桥的桥头堡上仍然立着10元/车次的收费站,哪怕是出租车过江,也

12、得缴上这过路的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建了七八年,但进驻的企业,特别是影响力大的企业,还是少之又少;浦沿、长河、西兴,还是江南的主角。但是2001年以后的这十年,滨江却是天翻地覆,宛如无中生有,降落一座城。梁女士就是最早住进滨江的新杭州人之一,早些年把家安在了滨江一桥片区。她觉得,那时候住进滨江,还真是有些荒凉,晚上黑灯瞎火的,白天也很少有人。UT斯达康、东方通信等渐渐进来了,人也多起来了,但大多还是下班了就赶着回城。早两年,是滨江发展最快的时候,住宅项目增加了不少,房地产形势也好,滨江区当时的价位也比较适合杭州老百姓居住,所以买到滨江的人也非常多。另外世界五百强企业,像诺基亚、三星等,也

13、都进驻滨江。在四桥东片,发展也很快,滨江区政府、家居博览园等,也都建起来了。社区商业发展得也很快,特别是钱江一桥头和滨江区政府周边,很多沿街小店开起来,十分热闹。“目前滨江主要问题还是大型商业和区内交通不足,如果地铁六号线继一号线后,能尽快启动;签进的物美华东最大单店、宜家能够尽早营业,那未来的滨江就很理想了。”梁女士说,“滨江的道路、城市绿化,整齐划一的现代建筑,感觉确实与老城区不一样。”3东部杭州:区域边界的历次延伸在2000年前后,过了建国路肯定是城东了;现在建国路一带成了繁华的市中心。很快秋涛路以东那才算城东,景芳、汽车东站等,是城东的代名词。没过两年,大家又发现城东变了,城东从最南端

14、的钱江新城,到中部的九堡,甚至东北部的丁桥,都穿插其中。1500亿建设城东,让人看到了杭州的气势,看到了从西湖时代走进钱塘江时代的魄力。如今的城东,确实变了,而且是突飞猛进的变化。几乎是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中,从三桥到二桥的大规模总部商务区拔地而起,市民中心、图书馆、棋院、歌剧院等,以国际化的配套标准,向杭州市民开放;在九堡放眼望去,都是热火朝天的工地、住宅区一个接着一个;在不太被人熟悉的丁桥,路网建设整齐宽敞,河道、公园景观满眼是绿,多个大型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已经交付入住 城东的变化,是正在进行中的变化,是成规模、成系统的片区变化。对于杭州生活来说,我们可能还无法真正感知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厚

15、积薄发的城东,注定将一次颠覆我们的传统生活概念。形容城东的变化,我们只能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磅礴气势,再加上期待的目光。4.北部杭州:告别十年少有商品房过德胜路,是杭州的北片区。城市北片,主要包括了大关、拱宸桥一带的中北片区,以及东新片区以北的东北片区。从小搬到大关一带的唐小姐说,城北是杭州城市发展中脚步最慢的地方,以前一直都是被忽视的地方。在1999年以前,哪怕就在几年前,城北还是以经济适用房、集体住宅和回迁房等为主,是杭州少有商品房的地方。大关小区、三塘小区、东新园、杭钢居住区等,是城北片规模最大的公寓居住区。早些年,城北一带的老居民要改善住房条件,在城北上班、做生意的人要在杭州安家,只能跑到邻近的城西片区,或者干脆搬到更远点的地方去。在半山、丁桥、石桥一带,老百姓及新杭州人买房,大多只能选择杭钢等单位的二手房,或者到周边的余杭乡镇。2000年前后,有过一次相对密集的商品房开发,就是在现在的运河广场周边。但那时候是当郊区住宅来开发的,名城左岸就是那个时代的知名楼盘,当时才卖2000多元/平方米。前两年的城北,城市生活的改善,主要还是依托经济适用房、沿运河城市公园等的大规模建设,运河广场、东新园、北景园、CLD大型居住区等,都是前几年的成果。东新园等经济适用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北的交通、商业、生活配套等。最近两年的城北,却是杭州主城区规模最大、变化最快的区域。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