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文章1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2818362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文章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文章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文章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文章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文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文章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大文章,必须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让党建引领为人居环境整治注入“红色动能”。坚持党委“带动”。基层党委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心骨”。要想把每一个农村党组织打造成引领环境持续改善的战斗堡垒,这就需要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推动基层党建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的发展优势,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

2、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化支部“推动”。做好宣传教育是基层党支部的重要职责,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牌、宣传栏等途径,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政策措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宣传教育助力镇村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力促党群“互动”。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激发基层党员活力,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开展以党员带领群众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力促党员干部争做“领头雁”“排头兵”,带头宣传发动、带头参与行动、带头完成任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

3、,主动参与,让党和政府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主张变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为。【篇二】“党建宣传动员”,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该镇通过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工作模式,组织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号召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党员带头担任街巷长深入到农户中发放倡议书、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工作,引导村民自觉参与胡同铺砖硬化。同时,该镇把胡同铺砖硬化活动作为支部“主题党日”重要内容,在党员群众之间开展“环境整治亮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一周一评比活动,形成常态化,潜移默化带动广大农户。“起初以为胡同硬化只是搞形式,很多村民不以为然,后来看见

4、干部干劲十足,党员们也都积极参与,看着运来一车车的红砖,我们哪好意思再冷眼旁观?”老百姓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胡同铺砖硬化行动中群众由“袖手看”到“动手干”的喜人转变。“党建示范带动”,着力激发党员先锋作用。该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与该镇正在开展的党员积分管理相结合,全体党员亮身份、领责任、展风采、争先锋,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范围,以党支部为单位,综合党员自身实际,按照胡同硬化进度确定好中差三个等次,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激励一般,以此激励更多的党员创先争优;制作党员积分公开栏,每季度将积分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党员以身作则,带头示范。“

5、刚开始公布积分管理成绩,我心里有点摸不着底,害怕党员们会有意见、闹情绪,可是公开后发现不论党员还是群众,对这项工作都很支持,排名靠后的正在迎头赶上,有的群众甚至向我提意见,要求设立全村的公开栏,不论党员还是群众,都在上面亮亮相。崔庄村党支部书记崔新涛介绍。“党建长效机制”,着力建设整洁美好家园。该镇在胡同铺砖硬化行动中,党员干部包街包巷,实行街长、巷长制,责任到区、责任到人;党员包联到户,人人参与,压实责任,在现有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包联责任机制,让党员包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不断强化党员标杆意识。【篇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

6、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地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平衡、不充分、不彻底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重外在、轻内涵”,大搞形象工程,看似整治效果明显,实则虚有其表,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区“重建设、轻管护”,投入大量资金搞建设,村湾环境焕然一新,可一段时间过去,又被打回原形;甚至还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理想、轻现实”,不立足实际,不因地制宜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导致财政资金捉襟见肘,人居环境整治

7、工作走走停停,推进难度越走越大。必须看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有较大差距,仍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破题前行。把握好“外在”与“内涵”的关系。改变一个村落的“外在”,仅需半月之功,即可白墙黛瓦,绿树成荫;而改变“内在”,促使乡村彻底告别脏乱差,重在打破束缚思想的坛坛罐罐,提升农民自身素养和意识,并非一年半载就能达成。外在形象的改变固然需要,但农民自身素养提升的意义更加深远。因此,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必须把握好“外在”与“内涵”的关系,将改变村落外在形象与提升农民素养有机结合,搞好外在整治的同时,提升村民生态意识,人居环境改善便可事半功倍。把握好

8、“建设”与“管护”的关系。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区借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不少通村公路两侧四季花开,公厕、百姓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是,路谁扫、厕所谁来管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把握好“建设”与“管护”的关系,要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好“德治法治自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政府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其中,对于贫困地区还要将人居环境改善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购买服务,解决部分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实现环境改善与脱贫双赢。把握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从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成效和经验来看,

9、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区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把握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不提超越发展现状的目标,否则将陷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温柔陷阱。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必须要充分结合本地区现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搞照搬照套,不搞千村一面,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确保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相适应。【篇四】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基层工作队伍奋斗在农村一线,要取得农民们的绝对信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拿得出手的“几把刷子”,还真成不了事,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在实际

10、工作中的业务水平,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有力执行者。量体裁衣,挥锄“铲去”脱贫攻坚中的硬钉子。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要求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基层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善于以农民为师。在脱贫工作中,基层工作者立足农村从实际出发,多方面了解扶贫对象并加以科学区分,有针对性的做出扶贫对策,量身打造脱贫攻略,结合农村基本情况,因地制宜落实扶贫项目,带领农民们实实在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真真切切地摘掉贫困帽子。对扶贫工作中最难的“自身想脱贫却受条件限制而不能和利用自身条件可以脱贫而不想”两种“硬钉子”分别制定出专业有效的策略,多方面创造客观条件给“想脱贫而不能的”对象,如培

11、养他们至少掌握一种专门的手艺,让他们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稳步实现脱贫,而对“躺着不想起”的脱贫对象,通过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其戒掉恶习,通过自身勤劳致富积极脱贫,强化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领导地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因势利导,挥锄“清除”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宿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资源是一笔宝贵的共同财富,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的发展改善,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要求基层工作者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专业的前瞻性目光和科学的规划为前提,敢于向实际学习,以先进为师。针对多年来没有规划的乡村布局,到处乱摆乱放,出入村的道路往往掩埋在杂

12、草中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整治清理措施推动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要求基层工作者从专业角度结合每一个自然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融入群众,听群众的心里话,尊重农村的风俗习惯,制定合理有效的整治措施,先易后难,以整治公共区域为突破口,稳步推进,以专业的手段抓好落实,把农村中占路筑墙,到处杂草垃圾的顽疾彻底根治,“勾勒”出一个舒舒服服的人居环境和美丽的乡村景色,让乡村居住体验好起来,让农民们发自内心地坚决认可党的全面领导地位。深厉浅揭,挥锄“挖掉”乡村振兴中的顽石。基层工作者要以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为指导,以实践为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措施,在乡村振兴的科教文卫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专业的视角打

13、开眼界,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手上的工作。如农村普及科学知识时,应该采取入户宣传到个人的方法,面对面详细讲解,联系农村所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相互探讨,让老百姓信任党的全面领导,还要善于回答农民们突然提出来的实际问题,在答复中加于专业分析引导,让群众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拥护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又如加强农村卫生环境防治“登革热”工作时,不是拿着患者最后发病的不良结果“吓唬”农民,而是要树立专业的形象,以生活问题为切入口,党员干部医务者亲自带头倒掉一些盆盆罐罐中的积水和操作喷打杀蚊子药剂等,带动大家的热情,让农民们了解到加强卫生建设可以获得安全又舒适的环境,放心跟党走,很快地整个村庄都会行动起来,相互帮忙做

14、好灭蚊工作。历史的洪流不可阻挡,全国农村正在发生着几千年来尚未有过之改变,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农民富裕了,乡村美丽了,基层工作者应当以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为“航标灯”,以时不我待的激情和优秀的专业知识做“把手”,“挥舞锄头”砥砺奋进,努力做好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有力执行人。【篇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也事关脱贫攻坚的质量。当然,我们要坚决打赢“战疫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这就需要厚植“一盘棋”思想,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借疫情“大考”,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管好“米袋子”“菜篮子”,做好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工作,确保双战双捷

15、。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既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农村织密群防群控“防疫网”的重要环节。要以疫情防治为契机,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农村厕所卫生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开展农村清洁行动,对道路清扫、畜禽养殖、农贸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即查即改,不整改到位不放过。结合疫情防控宣传,加强农村清洁卫生理念的塑造,营造浓厚的清洁卫生、干净整洁氛围,让共建良好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根源上铲除病毒滋生土壤,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健全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在此次疫情中,农村地区暴

16、露出来的最迫切需要补齐的短板就是乡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健全,缺物资、缺人才、缺平台等问题亟待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这为健全乡村公共卫生体系指明了方向。首先要转变主体理念,政府是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体,必须强化投入,村民是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和依靠者,必须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大力推动共建共享。其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引进机制,落实相关人才激励、保障、关心关爱措施,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共享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定向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按需培养。再次要强化基础保障,建强乡村卫生所,加强医疗物资、设备、药物等保障。严防因疫致贫返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困难群体、低收入和刚脱贫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冲击,因疫致贫返贫防风险增高,需要做好重点保障。要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关注力度,做好走访排查、登记造册等工作,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要加大帮扶力度,在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的基础上,增加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的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