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南卷)

上传人:jiaox****ng886 文档编号:12818350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南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南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南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南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学网(),教案、课件、试题批量打包下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jioB省委领导强调,对农民工除按期给付工资外,还要给他们以更多关怀。(j)C科技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素质与创新欲望的年轻一代的不断参与。(y)D提倡助人为乐,多为他人着想,是亲和邻里关系、建设文明社区的基础。(w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3、。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地球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遭太阳炙拷,也不像外行星那样遭太阳冷落,它吸收阳光适度,因而成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温室。 B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堆熊熊大火-为了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焚烧了郑和经营多年的船只和航海资料。 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经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

4、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现象,如燕千鸟从鳄鱼牙中啄取水蛭,为鳄鱼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它自己也得到了所需的食物。 D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8题。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对一些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

5、衰老过程。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决不止一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线虫是在完成发育以后,主要是在生殖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以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6、这表明生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在果蝇也发现了与寿限有关的基因。人类有一种早衰综合征,患者儿童期情况很正常,在青春期间生长延缓,以后很快就出现衰老。这种疾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基因编码的1432个氨基酸的序列,同DNA螺旋酶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又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也许有相似的功能。DNA螺旋酶参与DNA的代谢,因此,推测DNA代谢发生缺陷可能是病人出现早衰的一个因素。这个例子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总之,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

7、生存和损伤修复,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可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因的功能,尽可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岁甚至1200岁。依据无非是上面提到的果蝇和线虫的实验结果,并以此来推算人类的寿限。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让人尖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5不

8、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定的。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线虫的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都可使其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D目前还不能断定DNA代谢发生缺陷是导致早衰综合征的因素。7“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 A果蝇的

9、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B果蝇的幼虫密度很高。 C果蝇的食物受到极大限制。 D果蝇的寿命受多基因控制。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之所以不能确定单基因突变与人类衰老的关系,是因为只采取单基因遗传研究的策略,而没有把单基因遗传研究与多基因研究结合起来。 B尽管引起人类早衰综合征的基因已被研究者克隆,但并不表明人们已经找到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基因研究要造福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C既然线虫的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使其寿命延长,那么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以达到延长自己寿命的目的。D从某些生物体到人类,研究者在基因方面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探索,科学的日新月异使

10、我们相信,在不远的站起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

11、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

12、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

13、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

14、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第卷 (114分)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2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文,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