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8243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并能通过多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释。能力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为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辨证思维时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故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觉悟方面:通过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教

2、学重、难点 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方法 对于难点问题的教学。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即先从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分析,概括出矛盾概念,然后运用矛盾概念去分析一些具体的事例。举例中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整个教学以讲读为主,辅以讨论、谈话等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方案一:(多媒体显示)这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首诗,题目是光的赞歌,请一位朗诵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诵。(学生们积极推荐)“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师

3、:很好。请同学们注意,诗中的蒙蔽和觉醒、愚弄和聪明、前进与逆转、革命与背叛、光与暗、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矛盾,那么,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矛盾?通过本框学习,我们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也能反过来加深对这首诗的感悟。方案二:(多媒体显示: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文字和图片。)文字: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势)师:这是什么故事?有哪位同学能把故事的大意讲一讲?生:这是我国有名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既卖矛也卖盾,他夸他的盾最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戳

4、穿它;又夸他的矛最锋利,没有什么东西它戳不穿。有人问他说:“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什么也回答不上来了。师:他为什么回答不上来了?生:他的话前后自相矛盾,只有哑口无言。师:楚人的错误就在于对同一事物、同一关系的认识在同一时间作出了两种互相对立的判断,违反了逻辑规则,前后自相矛盾。那这是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呢?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讲授新课)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矛盾”一词就源自于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在古代战争中,矛和盾都是战争武器,矛是用来进攻的,盾是用来防守的,两者是对立的;两者又共存于战争中,攻和守是战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攻,就无所谓守;没有

5、守,就无所谓攻。像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1.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提供的大量事实为依据,科学地揭示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请同学们就你对矛盾的理解,举些例子。生:冷和热,湿和干、上和下、长和短、难与易,战争与和平、痛苦与欢乐、穷与富、善与恶、对与错等等,只要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物和过程就是矛盾。师:这些都是矛盾的表现。但“截然相反”仅仅是两个方面的对立,而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那样理解

6、矛盾不太准确。以学校工作为例,教与学就是一个矛盾,教与学是两个相反的过程,这是对立的表现,同时教与学又统一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另外像政治与经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等,也都是矛盾的表现。总之,矛盾广泛存在。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毛泽东也曾在一次谈话中说,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指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握得紧,才能劳动。还记得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句主题语:“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送他

7、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生:矛盾不是指逻辑矛盾,那么,日常生活中两个人或群体之间存在异议、不和或利害冲突,如“闹矛盾”,也不是哲学上讲的矛盾,但它和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何关系呢?师:首先,我们应当弄清楚“对立”是指什么?“统一”又是指什么?请同学阅读教材P82至P84的内容。阅读中,请同学们注意矛盾斗争普遍存在。比如: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充满了对立,而且形式多样;第二,注意“共性”“不能混为一谈”的意思。(1)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板书)如自然界中的同化和异化、氧化和还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吸引与排斥、化合与分解、遗

8、传与变异等,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人类社会中剥削与被剥削、先进与落后、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以及人民内部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等;另外又如思维领域中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先进思想与传统观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也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无限多样的斗争中,哲学概括了其共性,那就是矛盾的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可见,任何一种具体的对立,当然包括刚才同学提到的“闹矛盾”,与哲学上讲的“对立”都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切忌把个性与共性混为一谈。(2)所谓“统一”,指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板书)(以上内

9、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漫画“他敢剪吗?”师:他敢剪吗?生:不敢。(师:为什么?)剪,就会造成两个人都掉下去的结果。师:这说明他们二者之间构成了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即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离开其中的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数学中的指数与对数,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可以说,没有指数就无所谓对数,没有作用力就无所谓反作用力,没有化合就无所谓分解,没有遗传就无所谓变异(学生接话)生:没有胖就无所谓瘦,没有教就无所谓学,没有进攻就无所谓防守,没有战争就无所谓和平,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穷就无

10、所谓富等。(学生很有兴趣,提到很多)师:但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并非这么简单,尤其对于理解社会领域中的相互依存,更是如此。比如:中美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美国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美国也需要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中美两国能够签署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使中国“入世”的愿望成为现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这种依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离开这一条件谈依存是十分荒谬的。又如:疾病和健康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表现在:饱尝疾病的痛苦,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假如

11、我们双目失明,我们才知道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见这美好的世界,有多么的幸福。接下来我们分析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情形。(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苏东坡改对联”)师:这几幅图的意思是什么?生:这几幅图反映了苏东坡前后思想的一些变化。他从开始时的“妄自尊大”到后来“谦虚认错”进而“决心改正”。师:不错。苏东坡一开始时骄傲自满,自以为了不起,后来由于老人的请教使他醒悟,认识到自己学识有限,因此,他发愤学习,刻苦攻读,终于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这其中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生:由骄傲自满到谦虚攻读,这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师:这种转化是无条件的,对吗?(这一设问,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

12、对转化的条件性的理解,也就是进行反面强调。)生:不对,矛盾双方的转化必须依据一定的条件。苏东坡转化的条件就是老人的请教。师:是的。矛盾双方的依存是一定条件下的依存,矛盾双方的转化也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数学运算中的加与减、乘与除、乘方和开方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就不可能转化。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生:比如“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的就是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与坏事相互转化的道理。师:正确。不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故事里所说的好事与坏事,都是从家庭狭隘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衡量的,同我们衡量好事、坏事的标准不同。但它确实反映

13、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杰出思想家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已初步认识到了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原理。生:“乐极生悲”说的也是这个哲理。生:胖和瘦也可以相互转化,胖要变瘦,条件是吃减肥药或参加体育锻炼;瘦要变胖,就多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品。(其他同学笑,但很有道理。)师:其实,例子很多。高考就是大家关心的一件事情,高考也有喜与忧。考出高分是喜,落榜是忧;考取名牌大学是喜,入学后学习成绩下降是忧;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而被录取为普通高校时忧,发愤图强,大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分配如意时喜,喜与忧相互转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实现了由穷到富的变化,其主要条件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行了改革开放。难易在

14、一定条件下也相互转化。“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也难矣。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在今天看来,我想同学们对这段话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材料:某企业在年代初,不作市场分析,盲目开发产品,企业亏损严重。近几年该公司注重市场调研,科学论证,仅开发一项产品,企业两年时间就脱困。材料: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生:材料说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注重市场调研,即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企业由亏损到脱困

15、,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生:材料也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师(强调总结):同学们应当注意问题中的关键词“共同”。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这样的哲理:()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亏盈、传统现代、粗放集约;()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如亏盈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转化;()这种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如:企业亏盈之间的转化条件就是是否做到从市场实际出发进行生产和经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农业科技的大发展。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议一议”及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大家可随意发言。生:学习中的苦与乐是对立统一的,学习很苦,但考出好成绩、学到真本事,苦就转化为乐。生: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自信与自卑都是学习中、成长中遇到过的矛盾。往往在顺境中充满了自信,在逆境中我就一蹶不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只要努力,逆境可以转化为顺境,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