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137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发放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 农民技术人员培训方案的通知甘农牧农200839号各市、州农牧(农业、畜牧、农林)局,农业科研单位,高中等农业院校: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农牧厅制定了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方案,各市(州)农牧部门、科研院所和高中等农业院校要按照培训方案要求,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科学谋划、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2、努力探索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制度化途径,更好更持久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附件: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方案.doc二八年十二月十日附件:甘肃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方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肩负着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繁重任务,是科教兴农的基层骨干力量。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和赋予的历史使命相比,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目前我省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有专业技术人员16727人,服务着464.5万户农户,平

3、均每名专业技术人员要服务277.69户。相对年轻的技术人员大多是1994年以前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2003年以后新进的本科专业毕业生只有2115人,仅占8.25%,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到一半以上。由于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缓慢,已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基层农技人员教育培训,加快促进知识更新和结构改善,努力建立起一支功能强大、理念先进、技能优良、作用明显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赋予我们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一、目标任务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的不同需求,采取市(州)培训县(市、区),县(市、区

4、)培训乡镇,乡镇培训农民技术人员的梯次培训办法,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分行业分县组织实施。力争通过3年的培训,使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轮训一遍,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农民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培训对象(一)以县、乡两级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农垦等行业技术推广人员为主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二)以科技示范户、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种养大户为主的农民技术人员。(三)返乡就业的农民工。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具备区域特色的主导品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尤其是作物越冬管理、春耕备耕关键技术;

5、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扶持政策;农业推广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和管理统计技能等。四、培训机构各级农业行政、推广、科研、教育单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综合试验站是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的主要机构。各级农业部门要统筹谋划,精心动员和组织所属科研、推广机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重点培训骨干农技人员尽快掌握重要、重大生产技术,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应用。高中等农业院校要依托自身科研、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贴近“三农”的办学特色,通过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等方式面向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同时,要动员广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广泛进行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综合试验站

6、和岗位专家所在单位,要根据产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对体系延伸所涉及县、乡的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提高和培训。五、培训方式主要采取异地研修、市、县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三种方式。异地研修主要是将县级农业技术人员骨干集中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大学、高中等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研修,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掌握水平、开展技术推广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市、县集中办班主要是在市、县两级集中办班,重点培训当地生产急需的关键适用技术和推广方法,以提高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的推广能力和服务水平。现场实训主要是对科技示范户、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7、带头人和种养大户等农民技术人员,通过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实训,重点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针对农民工返乡所提出的技能需求,大力开展就地转移培训。鼓励各级各类培训单位结合实际,探索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六、培训管理各级农业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精心组织,规范实施。市、县、乡三级要对各自培训的农技推广人员或农民技术人员建立甘肃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技术人员培训档案(见附表1),培训档案在培训结束后由各培训机构上交相应的市(州)、县(市、区)农牧(农业、畜牧、农林)主管部门和乡(镇)主管部门留存。同时,乡(镇)、县(市、区)

8、、市(州)要根据培训档案逐级填写上报各自分管区域内的甘肃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技术人员培训花名册(见附表2)。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情况应作为优先承担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重要依据。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根据培训实际对学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对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七、组织领导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由省农牧厅统一部署实施,各级农业部门,推广、科研、教育单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综合试验站要紧紧抓住今冬明春农闲、农民工返乡和春耕备耕的有利时机,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

9、培训。要促进形成行政部门与农业推广、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相互配合、上下左右联动的大联合、大协作新格局,合力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实。要预先了解分析当地突出的技术需求和返乡农民工技能需要,编写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训教案,切实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八、工作机制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要建立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的组织平台,探索综合部门与行业部门分工明确、密切协同的科技管理机制;依托产业体系的综合试验站,探索农业科技研发、集成、转化紧密衔接、快速落地的农业科技

10、创新机制;依托各级高中等农业院校广泛开展培训和学历教育,探索不同类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长效机制。九、经验总结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映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建议。对培训工作绩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省农牧厅将推荐农业部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农业部还将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等,对各地培训工作给予支持。各地各单位在争取当地财政部门支持的同时,不等不靠,挖掘现有潜力,迅速行动,抓住冬季农闲的有利时机,大规模启动培训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加大对培训工

11、作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根据培训进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争取有关部门的更多支持,不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请各市(州)农牧(农业、畜牧、农林)局将本市(州)培训实施方案和今冬明春培训工作总结连同甘肃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技术人员培训花名册(Excel格式电子版)分别于12月底和2009年4月中旬前报省农牧厅科教处。联 系 人:张金福联系电话:0931-8859280电子邮箱:8附表1:甘肃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暨农民技术人员培训档案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贴照片毕业学校及时间职称工作单位(农民技术人员填家庭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培 训 情 况培训时间培训时数培 训 内 容培 训方 式培 训教师签名受训农技推广人员或农民技术人员培训评价:受训人员签名:年 月 日培训机构认定意见:(盖章)年 月 日市(州)、县(市、区)或乡镇审核意见:(盖章)年 月 日附表2:甘肃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暨农民技术人员培训花名册填表人: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编号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单位(农民技术人员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培训时间及时数培训专业培训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