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117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贵州省畜牧局(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 州 省 畜 牧 局贵州省2005年第二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报告(贵州省畜牧局 2005.07.11)今年以来,我省畜牧工作以两个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畜牧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上半年,我省畜牧养殖业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好势头,畜禽存栏、出栏及肉、蛋、奶产量同步增长。一、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与特点(一)畜牧业生产形势畜牧业继续保持全面增长的好势头,各种畜禽存栏出栏同步增长,出栏增长大于存栏增长,畜牧业商品经济凸显,成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据省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省牛、生猪、羊

2、存栏为737.12万、1908.31万头和286.5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3.68%、4.69%和7.40%,出栏为35.53万头、852.01万头和98.5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5.15%、10.85%和13.34%。肉类、蛋类和牛奶产量分别为80.01 万吨、5.48万吨和1.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98%、21.48%和1.35%。预计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拉动第一产业增长4个百分点。畜牧业发展势头较好的原因:一是政策因素的持续作用。今年是全省贯彻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314号)文件精神的第2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

3、的发展,给予畜牧业生产许多优惠政策;二是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4年启动的45个基地项目建设全面展开,各种畜禽数量持续增长,品种逐步优化,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饲草料工程得到发展,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畜产品安全受到重视;三是各级投入明显加大。2005年,仅省级财政投入就为2002年的3.4倍,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四是强化项目管理。根据黔党发200314号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了对畜牧业工作管理,利用现场会议、督察、下发管理文件等措施,强化体系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以及畜牧业相关项目的管理。(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特点1、生猪产品价格继续下降,延续了自去年9月份以来

4、逐步从高位回落的趋势。据全省19个畜产品定点调查县调查结果显示(如图),上半年我省猪产品均价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自去年9月以来一路下跌,6月仔猪价9.41元/千克,同比下降7.66,待宰活猪价7.25元/千克,同比下降11.80,猪肉价11.86元/千克,同比下降5.20,粮猪比跌至51,农民养猪效益微利甚而亏本。鉴于当前贵州饲料价格平稳,猪肉市场消费无明显增长,预计待宰活猪价格回落的趋势还要持续2-3个月。但由于贵州养猪相对成本较低(劳动成本),而且养猪是广大农户经营畜牧业的主流,农户对养猪增收仍有信心,仔猪价格高于肉猪价格可以体现出这一发展趋势。但随着市场供求对比的持续变化,对生猪生产的未来

5、行市不可盲目乐观,各级政府要加以引导,养殖农户应适量补栏,畜牧兽医业务部门要加强服务,培育市场,强化流通,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养猪效益。养猪效益下降的原因:一是疫病的阻隔。上半年,我省周边省份发生动物疫情,对我省商品猪的外销造成一定影响;二是去年市场猪价高位运行,农民大量补栏,今年上半年正好处于出栏高峰;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四是三元杂商品猪数量、规格有待提高。2、商品牛羊发展较快,生产效益稳中有升。近年来,我省把发展肉牛、肉羊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来抓,牛、羊品种改良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生产发展加速,市场价格连续多年稳中有升(04.01-05.06价格变化如图),加之

6、人们对肉类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养殖户饲养牛羊的积极性较高,牛羊生产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6月份牛肉价格18.04元/千克,同比上涨14.3,羊肉价格20.09元/千克,同比上涨8.9。在生产和消费都未出现新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预计近期内牛羊肉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3、禽业生产持续发展,家禽的市场交易活跃,养禽业发展空间较大,养殖效益较好。今年以来,我省禽类产品价格稳定,养殖效益较好,市场交易活跃,农民养禽积极性较高。6月份定点调查县统计商品代蛋雏鸡2.64 元/只,同比增长10;商品代肉雏鸡2.62元/只,同比增长19.1 ;活鸡价格14.32元/千克,同比增长4.1;禽蛋8.65元/千克,同比

7、下降1.82% (见图)。4、奶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习惯的逐步改变,人们对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的牛奶需求急剧增加。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奶业发展,加强奶业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奶牛饲养,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据统计部门提供数据,6月末牛奶产量1.98万吨,同比增长1.35%。5、饲料价格平稳,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粮猪比价下滑,跌破5.5的临界值,养猪效益下降。从下图可见,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一年半以来基本保持稳定,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但粮猪比价下降,反映出我省饲料质量低,尤其是蛋白饲料严重不足,不仅抑制了饲料工业的发展速度,而且由于营养失衡,造成其他饲

8、料的浪费。二、当前畜牧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半年来,我省畜牧业生产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发达省份比,数量、质量均存在很大差距。其原因除品种、市场等因素外,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一是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循环能力弱,产加销脱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畜牧业效益不高;二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较落后,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仍占较大比重,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优势特色畜产品总量偏小,市场竞争能力弱;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2004年省级财政、基本建设和扶贫资金投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但仍只占当年畜牧业产值的0.47%,基础设施薄弱,信息

9、体系滞后,系列化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畜牧技术队伍不稳,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四是畜牧业生产社会环境尚未形成,财政支持、金融信贷、动物防疫、产品运输、工商管理等环节良性互动差;五是市场体系不完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畜牧业生产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三、全年畜牧业生产形势预测下半年,我省畜牧业发展政策作用持续增强,各项鼓励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在去年目标考核激励措施的推动下,各地更加注重畜牧业的投入和管理。同时随着2004年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带动作用凸显,2005年基地项目的启动,各地养殖小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生产正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0、畜牧业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将逐步提高,预计全年我省畜牧业生产仍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奶业仍将快速发展,奶牛数量继续增加,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生猪、家禽将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肉牛、肉羊在畜牧业中的比例将会进一步加大,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将持续增长。预计年末肉类总产量181万吨、蛋类产量10万吨、奶类产量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8%、5.3%、3.7%;生猪存栏2100万头、大牲畜存栏770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4.28%、3.04%;推广杂交猪2300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占45%以上)。畜牧业产值1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四、下半年畜牧业工作安排下半年畜牧

11、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围绕生态畜牧业大省建设和2005年畜牧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生猪的战略不动摇;狠抓优质肉牛肉羊等节粮型畜牧业劲头不松;抓住全国奶牛发展处于低潮的有利时机,加快奶牛发展,扩大群体数量,积极开拓市场,增加本地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借助柳江、新广、大发等引资企业的优势,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优质肉鸡和蛋鸡,逐步改变我省禽蛋长期依赖调入的局面。全面完成2005年畜牧业各项目标任务。(一)科学合理制订“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抓好畜牧业结构调整根据“大力发展生猪,突出发展肉牛、肉羊和奶牛,积极发展特色养殖”的生态畜牧

12、业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制订“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通过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结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优质畜产品结构,把畜禽结构调整合理,把畜产品质量调高,市场竞争能力调强。其工作重点:一是在加快生猪改良步伐,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猪,增加瘦肉型猪比重的同时,进一步大力发展优质肉牛、肉羊、奶牛和特色畜禽养殖,逐步建立节粮型、食草型的畜牧业生产结构;二是调整种畜(禽)结构。逐步提高优良种畜(禽)比重,以提高畜(禽)出栏率、商品率和畜产品优质率为目标。三是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增加母畜比例,加快畜群扩张。四是调整区域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合理配置资源,培育优势产品。(二)全面提升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抓好

13、养殖小区建设抓好2004年和2005年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将畜产品基地与养殖小区、环境治理和沼气建设有机结合,要求各地严格按照2004年制定的贵州省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实施管理试行办法、贵州省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统计报表试行制度进行管理,规范运作。加强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建设的管理,在完成为时一个月项目检查的基础上,制定贵州省畜牧局关于加强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管理工作意见,进一步规范项目的管理,保证基地建设工作稳步、健康发展。(三)加大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工作力度,抓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继续搞好省冻精站、肉用种牛场、肉用种羊场、香猪原种场建设项目;加强对省畜禽良种场、省冻精站、9个地级二元母猪扩

14、繁场的建设和管理;完成16个县级三元仔猪繁殖基地建设工作,其中每个县帮助200户农户饲养二元杂交母猪4000头。加大畜禽品种改良的科技含量,扩大畜禽数量和提高畜产品质量,严格贯彻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畜禽的生产经营。搞好秋繁工作,一要加大牛的品种改良力度,力争完成全年40万头的改良任务,产犊率达50以上。二要以推广三元杂交猪为基本模式,采取品种、品系选育和杂交配套生产相结合,重点加大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高三元杂交猪的推广比重。三要继续实行冻配与鲜配相结合羊品种改良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培育杂交肉羊和专门肉用品种。四要充分利用地方优良家禽品种资源,积极推

15、广市场适销对路的地方优良品种。(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完成我省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结合兽医体制改革,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邀请省编办、省人事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对兽医体制改革进行调研,提出改革方案,报省委、省政府;加强基础防疫,抓好秋防,要求重大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千方百计防控禽流感,保持全省清净无疫;抓好农业部2004年批复的17个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20个基层动物检疫监督设施项目实施工作。(五)抓好冬季田土种草和提高秸秆利用率,大力推广、普及工业饲料,提高工业饲料入户率大力推广引草入田三

16、元结构种植、青贮饲料和秸秆氨化养畜;发展牛羊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饲料的生产,加快开拓农村市场,努力提高工业饲料的利用率。力争全年完成草地建设30万亩,推广种植以一年生黑麦草为主的冬季农田引草入田种草100万亩,秸秆氨化20万吨、饲料青贮250万吨。大力推广、普及工业饲料,提高畜禽饲养水平,计划生产和推广工业饲料110万吨,力争优质肉猪养殖小区工业饲料利用率达80以上。(六)抓好兽药、饲料行业监督管理,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宣传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加强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清理整顿规范兽药、饲料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加强兽用生物制品、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拓展兽药饲料监测项目,加大对畜产品中兽药和饲料中违禁药品的监控与检测力度;制定无公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