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8107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政治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政治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政治聚焦高考唯物辩证法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 人教实验版(答题时间:70分钟)1. 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 想像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 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C. 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 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2. 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

2、联系 B.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C.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3. 下图喻示管理学理论中经典的“木桶原理”,即木桶的蓄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这蕴涵的哲理是( )A. 量变引起质变 B. 事物发展不平衡 C.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 整体离不开局部4.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 联系的多样性 B. 联系的客观性 C. 联系的主观性 D. 联系的普遍性5. 下列选项与漫画体现相同哲理的是( )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事出有因,因必有果A. B

3、. C. D. 6.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7.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 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

4、弘扬传统文化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 B. C. D. 8. 下列成语中与漫画入市之梦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B.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C.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D. 审时度势 趋利避害9. 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 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 B. C. D. 10. 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为发现沿海地区蕴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出口天然气为主业的国家。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创新动力的逐步萎缩、其他工业部门的衰落,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降低。到上世纪80年代初,荷兰终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发展经济学把这种因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荷兰病”。“荷兰病”现象印证了“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道理,体现( )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和贯通的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的趋势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制约A. B. C. D. 11. 漫画和成语的表现形式

6、虽然不同,但有时可以表达同一道理。与下面漫画反映的哲理相近的成语是( )A.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2. 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 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13. 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不顾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一味仿古的倾向,导致“千城”一面。这种做法有违于唯物辩证法的( )A. 规律客观性原理B. 矛盾特殊性原理C. 世界的

7、物质性原理D. 联系普遍性原理14.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这反映了( ) 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A. B. C. D. 15.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B. 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C.

8、 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D. 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16.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A. 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 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C. 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 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17.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

9、化 B. 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 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 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18. 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9.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 要重视量的积累 C. 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 要重视事物的质变20.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

10、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 )A.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 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D. 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21. 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 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D. 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22. 下图漫画中的主人公之所以产生困惑,是因为他( )A. 不懂得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B

11、. 不清楚事物矛盾都有其普遍性C. 不了解事物矛盾都有其特殊性D. 不明白民主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3.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

12、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寖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小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从矛盾分析的角度说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13、段主要矛盾的重要意义。25.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先进,网络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充分享受其给工作、学习、交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迅速传播的电脑病毒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14、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材料二:2007年2月7日。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始作俑者李某等人落入法网。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信息传播加速的社会作用。27.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