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094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发挥畜牧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届重庆荣昌青年人才论坛征文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左 涛摘要:城市核心竞争力作为城市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荣昌建设生态繁荣现代文明的渝西川东区域性中心城市有赖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荣昌畜牧资源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独特性,价值性也亦越发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是荣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所在。围绕丰富的畜牧资源构建起以现代畜牧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为基础、生物医药(兽药)制造业、饲料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为工业支撑、农牧产品服务业为市场牵引,横跨三产业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体系。本文借助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荣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研判与构建,提出荣

2、昌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荣昌 区域中心城市 核心竞争力 培育 引言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在一特定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拥有较强的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渗透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统一体。建设生态繁荣现代文明的渝西川东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荣昌的三大目标之一。荣昌要实现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具有挑战性,它的挑战性在于不受行政隶属关系的约束,而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自竞相发展而形成。在这一地区,谁发展得好,谁就是区域性中心城市;谁发展得快,谁就有可能更好更快地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陈杰荣昌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J荣昌统一战线,2

3、009(4):4在激烈的竞争中,荣昌迫切需要识别、培育和提升自身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一)城市竞争力的涵义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是指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集聚、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以,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实质是集聚和辐射能力,吸引、争夺、控制、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城市竞争力主要由硬分力,软分力和价值创造力等部分组成。刘松先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7):74三个分力又包含多个子力,各分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城市核心竞

4、争力的涵义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整合利用自身拥有的独特优质资源,形成的不易被其它城市模仿和超越的、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优势竞争能力。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优势表现,不同于城市一般所具备的基本资源与能力,对城市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一般来讲,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这几个特点:一是独特性,是其他城市所没有或程度所不及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二是价值性,利用核心竞争力吸引各种优质资源和要素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三是扩展性,城市核心竞争力不仅能促进城市目前优势产业的发展,还能对城市潜在的增长点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通

5、过其发散作用能扩展其它领域,从而带动城市各个领域的发展。四是积累性,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不断超越和升华而形成的;五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持续的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图一)城市竞争能力体系图城市核心竞争力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是城市竞争力中最核心的部分。它充分反映了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要素集聚和辐射的能力、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竞争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往往是对城市竞争力中众多要素进行优化,进而成为城市竞争优势诸要素中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贡献最大、最关键的因素凸现出来。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城市竞争力水平

6、的关键和核心部分,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培育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二、荣昌打造渝西川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一)荣昌城市发展的角色定位荣昌位于重庆的西部,是名副其实的重庆西大门,与四川的内江、泸州接壤,具有川渝对接、东西辐射、双向发展的地理条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荣昌县城乡总体规划的批复(渝府发201040号)指出:荣昌县是全国的畜牧业核心基地以及渝西川东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荣昌城市发展最明确的定位,也是83万荣昌人民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荣昌的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可以从“区域”和“中心”两个方面来理解。“渝西川东区域”主要着眼于与荣昌相毗邻的四川隆昌、安岳、内江市

7、东兴区、泸县和重庆市双桥、潼南、大足等渝西川东八区县(可适当展望更大区域范围)。该区域幅员面积10302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一般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幅员面积、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川渝总量的1.8%、5.87%、3.8%。渝西川东八区县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都地处川渝结合部,历史同源、文化同脉、人缘相亲、产业相容,需要在区域内形成一个中心城市,吸纳、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中心”看,主要指荣昌要成为渝西川东地区中等城市、交通枢纽、经济中心、文化高地、要素洼地。也就是说,相对渝西川东地区其它县城,荣昌城市规模要大、

8、人口素质要高、经济实力要强、交通运输要畅、科技创新要强、文化影响要远。陈杰荣昌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J荣昌统一战线,2009(4) :4(二)荣昌打造渝西川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研判荣昌要在城市发展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渝西川东区域性中心城市,迫切需要识别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增强城市竞争能力。1.城市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一是要有独特性。独特即是人无我有。如果一种资源是竞争城市都拥有或能够轻易得到的,那么这种资源就不能给城市带来竞争优势,也不可能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是有形的资源,如能源、矿产、原材料、区位条件、基础设

9、施、旅游风景等。软资源是无形资源,如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这些资源隐含在整个城市体系中,经过一段时间复杂的发展而形成,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二是要有价值性。是否具有价值性是判断一种独特资源是不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一般资源也可能具有价值性,但是由于竞争对手也拥有而失去了作为核心资源的意义,那些能带来价值增值的独特资源才是当前城市的核心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工作的重点,应大力扶持并以此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有成长性。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的资源是当前城市发展所依靠的核心资源,它们是城市优势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但这种核心资源是否就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对该核心资源的成长性进行考察,判断其

10、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的资源在城市价值体系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性,但是该资源处于夕阳产业中,属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对象,那么这种资源就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相反,有的独特资源由于没有被合理的开发利用而还处于价值积累期,还没有能力对城市的价值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它具有较大的成长性,符合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大方向,这种资源则既是城市的核心资源又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应该大力培育。注:以上城市核心竞争力要素理论来源于:赵定涛,张晓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育机制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6(1):1617(图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图2.荣昌城市核心竞争力研判荣昌处于渝西川东结合部

11、,位于渝西川东八区县“米”字形的中心位置,是成渝经济带上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东西对接、左右逢源、双向开发的区位优势。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成渝城际铁路穿境而过,交通网络十分完善,客货运输方便快捷。近年来,荣昌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在渝西川东地区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竞争优势。比如:城市建设管理领先渝西川东八县,至2009年底,荣昌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市轮廓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万,已经具备中等城市的骨架。先后获得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极大提升了荣昌城市的档次和品味。生物科技、轻纺化工、机械加工、照明电器、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陈杰荣昌打造区域性中

12、心城市的思考J荣昌统一战线,2009(4):6基本形成,在区域内有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中国西部照明电器基地、中国西部水暖卫浴基地等产业集群的打造,使城市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然而,这些都只能是为荣昌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基础的、综合性的发展条件,要想走出独特的、持久的发展之路,打造渝西川东区域性中心城市,最根本是要寻求自身所独有的、持久的优势竞争力。笔者认为,荣昌最重要的优势竞争力体现在作为国家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的畜牧资源上,这是荣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所在。第一,荣昌畜牧资源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一是荣昌畜牧历史积淀深厚、品种资源丰富,是我国三大、世界八大优良地方猪种“荣昌猪”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13、,是四川白鹅品种资源保护区,全国畜牧兽医科技示范县和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二是畜牧科教基础坚实,全国畜牧科技论坛的定点举办城市,拥有全国唯一的畜牧本科院校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重庆市畜牧职业学院(在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建有人事部畜牧科研博士后工作站、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重庆市种猪场)、重庆市养猪技术工程中心、重庆市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动物药学研究所、名特水产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研发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科研体系。三是畜牧科技人才汇聚,县内有畜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1278名,其中高

14、级科研人员196名,中级科技人员425名;有博士 28名,硕士76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科技人员14名,并长期聘请了6位院士专家为畜牧科技城建设顾问。荣昌县畜牧局2009年展板宣传资料,荣昌畜牧承载现代畜牧业的希望与梦想荣昌在畜牧资源上的这些独特优势是渝西川东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城市都难以企及的。第二,荣昌畜牧产业的价值性初步显现。荣昌是全国最大的子猪生产基地,是全市最大的良种猪生产供应基地,是重庆市主要的肉猪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庆市最大的禽苗孵化基地。2008年,全县总产值11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15.4%,达16.95亿元,荣昌县统计局荣昌统计年鉴2009:

15、138畜牧业相关工业的产值占14.4%,达15.8亿元,两项共占比重达29.8%,畜牧产业已成为荣昌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牧业产值超过2000元,是农民现金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和新的增长点。同时,畜牧业还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从事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人员超过20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0%以上荣昌县畜牧局2009年展板宣传资料,荣昌畜牧承载现代畜牧业的希望与梦想,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三,荣昌畜牧产业具有高成长性。荣昌是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畜牧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一致认可和政策支持,具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未来荣昌畜牧业有

16、四大产业是发展的重点,一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发展特色种业。到2017年,建成35个规模较大的种业集团,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供种基地。二是以传统生猪产业为主导,适度发展特色养鹅业。到2017年,出栏肥猪120万头,外销商品仔猪150万头,加工乳猪100万头;规模化程度90%以上,出栏商品肉鹅400万只。三是加强畜牧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到2017年,上规模的畜牧业加工企业达到8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和市级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0家,畜牧业加工产值达到85亿元。四是培育壮大畜牧服务产业,建成全国饲料、兽药及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畜牧业中介服务体系。构建一批行业协会,健全涉及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等咨询、市场推广、专利申请、政策法律咨询、评估、投资、培训、人才流动、信息交流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