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087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响府2010111 号响石镇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 请隆昌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我镇海螺片区位于响石镇西南角,内与龙市河为界,同本镇酱园、水口、柿子村相连,外与富顺县永胜乡接壤,响永公路横穿全境。该片区属典型农业区,共辖河坝、海螺、石庙三个村。一、基本情况项目实施区涉及37个社,总户数1350户,农业总人口3738人,其中劳动力1864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94人,片区幅圆面积7516亩,土地总面积7132亩,耕地面积5840亩,其中田3032亩;土2808亩。境内有电排1座,建有砖砌化田坎150余亩、山坪塘19口、公路20公里。辖区内土地贫瘠、坡度较大,多属中

2、低产田土,水源紧缺、交通偏僻,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农业生产基本处于传统耕作状态,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二、制约片区经济发展的因素1、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片区内的石河堰、电排、砖砌化田坎、山坪塘等水利工程,由于年久失修,多数不能发挥其作用。原有的山坪塘和砖砌化田坎蓄水能力差。仅有的1座电排也已损毁,电排渠道也多处垮塌,渗水严重,加之多年来未彻底清淤,造成异常天气仍然得不到水。2、土地瘠薄,水源条件差。片区内旱地较为瘠薄,沿龙市河两岸田坎渗水严重,片区内前尚有3598亩中低产田土,部分旱片死角人畜饮水

3、仍然困难。3、公路等级低。片区内虽经过交通五年攻坚战实现了通村公路,但无钱养护,公路现状极差。4、农业技术人才少。片区内农业技术人才少,农作物栽植品种单一,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程度低。三、项目区发展优势1、该片区内土地集中成片,具有较大发展价值和潜力。2、龙市河并肩而过,具有电排基础;响永公路横穿项目区,基本具备开发条件。3、片区内3个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团结,作风务实,且群众勤劳、朴实、肯干,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性高。4、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片区的经济发展。该片区位于镇党委、政府规划的农业产业化四大产业带内(蚕桑、水禽、稻鱼、水果),又是全镇打造响永线产业化带的重点实施区域,发展优势极为独特。镇政府于

4、2003年就向隆昌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写出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申请。今年,镇政府又通过召开社员代表会广泛征求片区村、社干部及广大群众的意见,群众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积极性很高。四、拟实施项目按照规模开发、成片开发的要求,该片区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公路建设为亮点,以改造土壤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和种粮农民的收入为目的,结合建设以水产养殖,优质粮油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园区,同时,加强农耕农艺措施综合配套,最终实现“土里粮油香、田中鱼儿壮”的生态园景观。具体实施的项目有:1、砖砌化田坎建设:新建砖砌化田坎148根7216米192.

5、8亩。其中:河坝村新建81根3982米99.6亩;海螺村新建60根2796米82亩;石庙村新建7根438米11.2亩。2、山坪塘建设:改造山坪塘12口853米93.2亩,其中:河坝村7口455米60.2亩;海螺村5口398米33亩。3、囤水田坎建设:新建囤水田坎29根 侧墙)15.5亩;海螺村新建10根835米1025米(侧墙)31亩;石庙村新建3根178米770米(侧墙)39.1亩。4、提灌站建设:在河坝村高观音新建电排1处。5、渠道建设:新建高观音电排渠道2处1790米,其中:在河坝村8、10社新建高观音电排渠道1处850米;在海螺村1、2、7社新建高观音电排渠道1处940米(其中:在海螺

6、村7社曾家冲新建高观音电排支渠1处220米)。在河坝村2、3、8社新建高观音-海螺村支书张乾贵屋门口自流渠1处919米,其中:高观音-河坝2社204米的自流渠是暗拱;河坝2社-新顶坳715米的自流渠是明渠。6、便民桥建设:在海螺村9社建1座长6.5米,宽3.5米的便民桥。7、石堰改造:改造石堰2道,其中:石庙村7社1道;海螺村9社1道。8、机耕道建设:新建机耕道6.37公里,其中:河坝村3、8、10、2、4、12、5、6、7、9、11、13社新顶坳-红星机耕道2.47公里;河坝10社-海螺1社的环形机耕道1.95公里;海螺10、11社-河坝1、14社的环形机耕道1.55公里;石庙村盐井滩桥头-

7、石庙村办公室机耕 道0.4公里。9、机耕道配套建设:在辖区内6.37公里的公路两旁栽植行道树2548株,其中:河坝村栽植4.42公里1768株;海螺村栽植1.55公里620株;石庙村栽植0.4公里160株。10、农耕农艺措施及农业技术培训。五、项目投资概算1、砖砌化田坎建设95万元。2、山坪塘建设48万元。3、囤水田坎建设111.92万元。4、提灌站建设30万元。5、渠道建设164.44万元:其中:新建电排渠道89.5万元。新建自流渠74.94万元。6、便民桥建设3万元。7、石堰改造5.23万元。8、机耕道建设157.21万元。9、机耕道配套建设10.6万元。10、农耕农艺措施及农业技术培训5

8、万元。综上,共需资金630.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94万元;省财政投资197万元,群众集资39.4万元。六、项目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工程实施完毕后,若采取稻鱼养殖模式,预计每年可新增蓄水26万方,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300亩,新增粮食120.375吨,可起水成鱼103吨,实现效益465万元。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交通更为便利,农业产业化综合园区优势更为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净增1244元。2生态效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实施,不仅为项目区广大农民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实施了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因而必将起到涵养水源,抑制水土流失,提高空气质量,实现“土里粮油香、田中鱼儿壮”的生态田园景观。

9、3、社会效益海螺片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能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便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还能为我镇及周边县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的成功实施,还将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七、项目实施保障1、组织保障。镇政府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由镇长曾健任组长,正科级王学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区工程的实施、督促,指导、检查;片区村成立相应工作组,负责村级宣传发动和协调等工作。2、措施保障。对涉及工程质量要求高的工程项目(如砖砌化田坎建设、渠道改扩建等),组织专业人员实施,镇政府进行监督和指导。综上所述,

10、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恳请上级尽快立项并组织实施,使该项目早建设,早发挥其效益。附:1、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2、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砖砌化田坎)规划统计表 3、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囤水田坎)规划统计表、 4、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山坪塘)建设规划统计表 5、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石堰整治)(便民桥建设)规划统计表 6、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渠道)建设规划表 7、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机耕道)建设规划统计表 8、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机耕道配套)建设规划统计表 9、响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预算汇总表 响石镇人民政府二0一0年八月十六日主题词:农业 综合开发 申请抄 报: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抄 送:县府办、县农发办、县农办响石镇党政办公室 2010年8月16日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