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79668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办农水20101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厅(局)、财政(财务)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了做好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以下简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11年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申报按照国家农

2、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国农办2005 2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所申报的中型灌区应已纳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规划,或即将纳入正在修编的新规划,并且原则上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旗、农场)。二、201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省或省级)可申报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数为:农业主产省中的粮食主产省(含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每个省可申报4个项目;农业主产省中的非粮食主产省(含广西、云南、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3、),每个省可申报3个项目;其他省,每个省可申报2个项目。各省要优先申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80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农场)的中型灌区;对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四川、云南等省,应注意与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相结合,优先申报血吸虫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县(市、区)的中型灌区。三、各地水利部门、财政部门(农发机构)要及时沟通,对所申报项目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早做安排,并避免所申报项目与地方切块内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相重复。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2

4、)进行编制,文字宜简练,篇幅要适当,有关的文字、表格、图纸应装订成一册(A4幅面)。五、对以前申报但尚未立项实施的项目,省级申报文件继续有效,并且包含在各省可申报的项目数之内。六、省级水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农发机构)对所报送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后,连同正式文件于2010年8月31日前报送水利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3份)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份),其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七、项目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可从中型灌区信息网站(网址为http:/)和中国节水灌溉网站(网址为http:/)下载,有关表格结构

5、请勿改动。水利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二一年六月三日附件:附件1: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附件2: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附件3:中型灌区项目费用(投资)估算汇总表附件1: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指南一、总则(一)为了加强和规范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以下简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申报管理,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结合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特点,制定本指南。(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是指对灌溉面积530万亩的中型灌区的灌排骨干工程进行节水配套改造的项

6、目,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通过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三)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扶持的重点区域是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水资源短缺地区,同时兼顾其他地区。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给予补助。实行经济发达地区少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多补助的原则。二、申报条件和主要建设内容(一)拟申报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需符合下列条件:1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相衔接,已纳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规划,或即将纳入正在修编的新规划,并且原则上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

7、旗、农场);2灌区有效或设计灌溉面积为5-30万亩;3灌区骨干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制约。(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干支渠(沟)道开挖疏浚;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3干支渠(沟)系建筑物(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管、隧洞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4输水管道、暗渠建设及节水设备购置;5水源及渠首工程改建、维修及加固;6泵站(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000kW)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电压等级不超过35kV)新建、改造;7工程管护设施、量水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以及施工临时工程设施、土保环保工程等。三、资金

8、筹集和使用管理(一)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资金包括中央财政农发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含地方财政资金和地方水利部门资金,其中地方水利部门资金包含灌区管理单位筹集资金)。同时,在符合农村税费改革有关政策的前提下,鼓励受益乡镇、农村集体和农民以筹资、投劳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二)单个项目的中央财政农发资金补助额度约为1000万元。项目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地方水利部门配套资金(视同自筹资金)比例均执行所在省(区、市、兵团、农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配套比例政策。鼓励地方多配套、多筹集,地方配套资金应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三)对于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全部由省级及市(地)级两级承担,县级财政不承担配

9、套任务;对水利部门自筹资金不做硬性规定。(四)项目建设资金应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各项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财政资金按项目灌区管理单位的隶属关系实行县级财政或地(市)级财政报账制,并做到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水利部门和农发办事机构应配合审计部门做好资金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四、申报程序(一)县级水利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农发机构,根据当地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以及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需要,组织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联合向上级水利部门、财政部门(农发机构

10、)报送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2。封面名称统一为:省(区、市)市(地区、州、盟)县(市、区、旗)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二)省级水利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农发机构)对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审,并按照规定时限联合向水利部农发办报送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2: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目录1、项目提要2、项目(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灌区水量供需分

11、析及水质分析5、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6、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8、项目费用(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10、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11、建后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12、项目申报设计(可行性研究)结论表格图纸(说明:项目申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字宜简练、篇幅应适当,全部文字、表格、图纸应装订成一册,A4幅面)1项目提要1.1项目背景及依据简要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方面的依据。1.2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简要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的气候、人口、土地、农业、经济、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项目区

12、(灌区)人口、耕地、灌溉面积、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年代、现状及完好率等。1.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及水质分析1.5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1.6费用(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1.8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2项目(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概况及灌区基本现状2.1自然状况介绍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降水、水资源和主要自然灾害等情况。2.2经济社会状况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的人口、土地、耕地、灌溉面积、中低产田、农业、经济、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2.3基础设施状况说明项目所在县(市、区)交通、电力、通信

13、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情况。2.4项目区(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说明项目区(灌区)人口,耕地,灌溉面积,水源工程、骨干工程建设年代、现状及完好率等方面的情况。简要说明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建设情况等。如有必要,简要说明当地大型防洪、排涝等工程现状。2.5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状况说明项目所在地主要农作物种类、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主要农产品产量、平均亩产等;说明项目所在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已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面积、投资以及起止年份等。本章的主要指标和数据应填在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中。3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骨干工程在灌区中

14、的地位和作用3.2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列出灌区骨干工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3.3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对灌区骨干工程的要求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灌区水量供需平析及水质分析4.1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分析计算灌区水源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灌区水利工程现状供水能力(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现状需水量(包括灌溉、工业、生活、生态环境、其他等),并说明富余或短缺结果。现状灌溉需水量以现状灌溉定额为基础计算。计算采用的频率为:以淮河和秦岭为分界线,北方灌区一般采用50,南方及北方水稻灌区一般采用75。4.2项目实施完成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分析计算项目实施完成后灌区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需水量(包括灌溉、工业、生活、生态环境、其他等),并说明富余或短缺结果(原则上不允许出现短缺情况)。项目实施完成后灌溉需水量以设计灌溉定额(应低于现状灌溉定额)为基础计算。计算采用的频率同4.1。4.3灌溉水质分析对灌区灌溉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结果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本章的分析结果应填在附表2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水量供需分析、经济评价、建后管护及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表中。5项目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