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7962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 2018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B. 2017年4月,韩美再举行联合军演,规模创新高C. 2017年6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庆祝建党96周年演唱会D.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含义及形式的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

2、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庆祝建党96周年演唱会,属于文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财政厅支持文化产业属于经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D属于政治现象,故排除BD。故选C。2. 爱默生曾经说过:“犹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由此可见,文化就是指()A.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B.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C.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的总和D.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D【解析】此

3、题考查文化的内涵。此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A表述错误,排除;文化不仅仅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且文化素养不是先天产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B表述错误,排除;文化属于精神活动、精神现象,不是一切活动和物质现象,C表述错误,排除;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本质是一种精神现象,故D正确。故选D。3. “三秋桂子,十里河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咏杭州的佳句。柳永曾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期,他游历杭州山

4、水名胜,感受杭州风土人情,深深爱上了这座风光秀丽的城市,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望海潮。这说明()文化反映生活 文化来源于实践文化由文人创造 文化引领生活A. B. C. D. 【答案】A【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4.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

5、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A. B. C. D.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每到清明人们都会祭奠逝去的亲人,所以清明时节,行人欲断魂,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故符合题意;“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故符合题意;“退笔如山未足珍,

6、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体现文化生活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道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精神,故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

7、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5.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100个传统村落进行拍摄,采取纪实手法实地走访记录,一集聚焦一个村落,讲述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中千百年来的传承故事。这表明()A.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够实现B. 各种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 传媒具有

8、双向互动的特点D. 大众传媒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题干中,借助于纪录片记住乡愁让人们了解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错落中千百年来的传承故事,表明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够实现,故A正确;材料只涉及到电视这一种传媒的作用,没有涉及各种传媒,故B不符合题意,排除;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的是互联网,不是所有传媒,C说法错误,排除;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D说法错误,排除。故

9、选A。6. 2017年11月12日越剧电影情深进行首映式。相比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越剧电影紧跟时代脉搏,不仅较好的把握故事节奏,还合理运用虚实镜头来组建故事,为传统的戏剧表演注入活力,开拓了戏剧发展的道路。这说明A. 实现形式创新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B. 博采众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C.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D.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标准。B选项强调博采众长,在题目中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题目中,电影情深相比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越剧电影紧跟时代脉搏,不仅较好的把握故事节奏,还合理运

10、用虚实镜头来组建故事,为传统的戏剧表演注入活力,开拓了戏剧发展的道路。这说明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故C选项入选。7. 中国绘画强调表现,但从不脱离客观现实;而西方绘画偏重再现,但也总是力图将自己的情感、意识倾注其中。这说明()A.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形式各具特色 B. 不同的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规律C. 中西画作都强调尊重客观事实 D. 中西绘画逐渐和而归于统一【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但又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规律,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文化的内容各具特色而未涉及文化形式各具特色,A项与题意不符;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考期为

11、B。【点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8. 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的配方和精选药材等情况下,汲取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包括瓶装汤药、冲剂和药丸等。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

12、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这体现了()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故正确;题干中,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的配方和精选药材等情况下,汲取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包括瓶装汤药、冲剂和药丸等,这体现了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

13、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文化创新推断社会实践的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错误。故选D。9.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引用包拯的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来阐释“官德”,为广大党员干部“为政以德”提供了优秀的范本。习近平引经据典阐释官德表明()A.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B. 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C. 传统文化是广大党员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 D. 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源头【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在当今仍发挥其积极作用,有现实意义,并未涉及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故A不符

14、合题意;习近平引经据典阐释官德是在告诫共产党员和干部要带头守法,维护国法尊严,坚持原则,清正廉洁,故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故C错误;思想的源头是实践,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传统文化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积极作用: 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如果

15、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10.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落后文化阻碍社会发展C. 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D.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符合题意;B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住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