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频考点预测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17950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高频考点预测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政治高频考点预测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政治高频考点预测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高频考点预测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高频考点预测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纲原文】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

2、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常考视角】视角1 依托国家相关政策,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例题】(2016浙江文综)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ABCD【答案】C视角2 以国家相关政策为载体,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例题】(2015新课标文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BCD【答案】C【解析】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

4、筑的改革的要求,符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发到自觉的标志,错误;说法错误。故选C。视角3 结合劳动者的智慧,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例题】(2016新课标文综)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

5、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BCD【答案】B【解析】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本题强调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而劳动者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而且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选,不属于唯物史观;故选B。视角4 以皇舆全览图为载体,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例题】(2016新课标文综)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

6、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BCD 【答案】B【解析】中国和西方对待皇舆全览图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两国人民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视角5 以人物的事迹载体,考查人生价值【例题】(2016天津文综)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答案】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说法错误,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生成长起到阻碍作用;B指的是实现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与材料无关;C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故选D。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