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12817896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PPT 页数:1012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2页
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2页
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2页
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2页
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筹划(第四版)教学全套课件(1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务筹划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篇税务筹划通论第一章税务筹划概述 第一节税务筹划的概念与意义 一 税务筹划的概念 税务筹划亦称税收筹划 纳税筹划 Taxplanning 在西方发达国家 税务筹划对纳税人是耳熟能详 而在我国 则处于初始阶段 人们对此有极大的兴趣和需求 但又似乎心有所忌 国际上对税务筹划概念的描述也不尽一致 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 IBFD 国际税收词典 是这样下定义的 税务筹划是指通过纳税人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 达到缴纳最低的税收 印度税务专家N J 雅萨斯威 个人投资和税务筹划 一书说 税务筹划是 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 以充分利用税务法

2、规提供的包括减免在内的一切优惠 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另一印度税务专家E A 史林瓦斯在他编著的 公司税务筹划手册 中说到 税务筹划是经营管理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税务已成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对企业既是机遇 也是威协 从上看出 在多数情况下 是不将税务筹划与避税加以区别的 但瑞典对两者有不同的表述 避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了完全合乎民法的手段 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税收法规 用这种方式获得了不是立法者原来所期望的税收收益 如果税收收益是立法者所期望的或至少是立法者所接受的 这就叫税务筹划 相反 则不是税务筹划 本书认为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税境 在遵守税法 尊重税法的前提下 以规避涉税风险 控

3、制或减轻税负 有利于实现财务目标的谋划 对策与安排 二 税务筹划的意义 一 税务筹划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税务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 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初衷当然是为了少缴税 晚缴税 甚至不缴税 但企业的这种安排采取的是合法或不违法的形式 企业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税务筹划是利用国家税收调控政策取得成效的具体鉴证 二 有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三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管理水平 四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 有助于优化产业机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六 有利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税制 三 税务筹划的风险与成本 一 税务筹划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一定

4、的风险 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费用支出 企业纳税以及税务筹划也不例外 它可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风险 一是投资扭曲风险 二是经营损益风险 三是税款支付风险 二 税务筹划成本 税务筹划成本是企业因进行税务筹划而增加的成本 税务筹划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在税务筹划中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 隐性成本是纳税人因采用税务筹划方案而放弃的潜在利益 因此 隐性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更应该关注后者 第二节税务筹划的动因与目标 一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应有的权益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 有从事经济活动 获取收益的权利 有选择生存与发展 兼并与破产

5、的权利 税务筹划所取得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 承认纳税人的税务筹划权是法制文明的体现 权利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法的规定 它对权利拥有者来说是属于客观方面 非企业主观方面 二是权利拥有者在主观上的能动行为 权利的主观方面 二 税务筹划的主观动因 企业做为主要纳税人 必然要考虑在其纳税后 是否确实有助于产生一种良好的社会效应 这种预期的社会效应何时 在何种程度上显现出来 即使产生了预期的社会效应 社会秩序 公共设施和服务 市场环境等 本企业是否因此得益 得益多少 这些都带有不确定性 隐秘性及非对等性 三 税务筹划的客观条件 税务筹划的客观条件是指税法 税制的完善程度及税收政策导向的合理性 有效性 四

6、税务筹划的目标 一 恰当履行纳税义务 二 降低纳税成本 三 降低税收负担 第三节税务筹划的原则和特点 一 税务筹划的原则 一 守法原则税务筹划的最基本原则或最基本特征是符合税法或者不违反税法 这是区别于偷 逃 欠 抗 骗税的本质区别 二 保护性原则 由于我国大部分税种的税率 征收率不是单一税率 有的税种还有不同的扣除率 出口退税率 纳税人要避免多缴税款 在兼营不同税种 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 劳务时 在出口货物时 在同时经营应税与免税货物时 要按不同税率 退税率 分别设账 分别核算 它与财务会计的设账原则不同 在有混合销售行为时 要掌握计税原则 三 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体现在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

7、值上 如销售 营业 收入的确认 准予扣除项目的确认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确认与抵扣时间 销售与销项税额的确认时间 出口退税申报时间 减免税期限等 都有时效性问题 四 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一种税的税务筹划时 还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 进行整体筹划 综合衡量 以求整体税负最轻 长期税负最轻 防止顾此失彼 前轻后重 二 税务筹划的特点 一 事前性税务筹划一般都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进行规划 设计和安排的 它可以在事先测算税务筹划的效果 因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 目的性 目的性表示纳税人要取得税务筹划的税收利益 这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选择低税负 低税负意味着低的税收成本 低的税收成本意味着高的资

8、本回报率 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 非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欠税行为 三 普遍性 各个税种要素一般都有差别 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税务筹划的机会 也就决定了税务筹划的普遍性 四 多变性 各国的税收政策 尤其是各税种的实施细则等 随着政治 经济形势的变化会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 税务筹划也就具有多变性 纳税人应随时关注国家税收法规的变动 进行税务筹划的应变调整 五 专业性 专业性主要不是指纳税人的税务筹划需要其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进行 而是指面临社会化大生产 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贸业务的日益频繁 规模越来越大 而各国税制也越来越复杂 仅靠纳税人自身进行税务筹划已经显得力从不心 作为第三产业的税务代理

9、 税务咨询便应运而生 第四节税务筹划的手段和方法 一 节税 一 节税的含义节税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 当存在着多种税收政策 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 纳税人以税负最低为目的 对企业经营 投资 筹资等经济活动进行的涉税选择行为 二 节税的特点 1 合法性节税是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 在税法允许 甚至鼓励的范围内进行的纳税优化选择 2 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税收作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 杠杆 各国政府都会根据纳税人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心态 有意识地通过税收优惠 鼓励政策 引导投资 引导消费 纳税人在实现节税目的的同时 政府也实现了其政策导向 3 普遍性各国的税收制度都强调中性原则 但它在不同纳税人 征收对象 范围 征

10、收期限 地点 环节等方面 总是存在差别的 这就为纳税人节税提供了普遍性 4 多样性各国的税法不同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也不尽一致 甚至在每个国家的不同时期 其税法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也有变动 而且在地区 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越大 变动越多 纳税人节税的余地越大 形式越多 三 节税的方法 1 利用税收照顾性政策 鼓励性政策进行的节税 这是最基本的节税方法 2 根据税法的规定 在企业组建 经营 投资与筹资过程中进行旨在节税的选择 3 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 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会计方法以求节税 二 避税 一 避税的概念避税应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境的税收法规的基础上 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 通

11、过对筹资活动 投资活动 经营活动等的巧妙安排 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 避税行为分为顺法意识避税和逆法意识避税两种类型 避税实质上就是纳税人在履行应尽法律义务的前提下 运用税法赋予的权利 保护其既得利益的手段 避税并没有 也不会 也不能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避税不是对法定义务的抵制和对抗 避税是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二 避税的法律依据 三 避税的分类 1 按避税涉及的税境分类 1 国内避税 2 国际避税2 按避税针对的税收法规制度分类 1 利用选择性条款避税 2 利用伸缩性条款避税 3 利用不明确条款避税 4 利用矛盾性条款避税 四 避税的基本方法 1 税境移动法2 价格转让

12、法3 利用国际税收协定4 成本 费用 调整法5 融资 筹资 法6 租赁法7 低税区避税法 五 避税的发展趋势 1 国内避税与国际避税相互交织 相互促进 使避税实践 避税理论将有长足发展 2 因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而产生的避税港 低税区 日渐被纳税人认识和利用 从而使避税具有国际普遍性特征 3 由于避税活动越来越普遍 又因各国政府的反避税措施越来越有力 避税不再只是由纳税人自己来运作 而是要借助社会中介力量 把为企业进行避税筹划当作一种职业 4 最初的避税都是通过财务会计手段 但随着避税条件的不断变化 税法 税收政策 税收征管等方面避税机会已日益被广泛利用 再则 利用国际结算 外币折算方式 方法

13、也可以进行避税 5 避税将面临政府更严厉的反避税措施 三 税负转嫁 一 税负转嫁的概念1 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 通过种种途径将自己的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2 税负归宿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负转嫁的作后结果 二 税负转嫁的特点税负转嫁是在纳税人之间进行的 因此 它不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总收入 它一般仅适用于流转税 三 税负转嫁的方法1 前转2 后转3 消转4 税收资本化 节税 避税 税负转嫁与逃 抗 欠 骗税的区别 可以用图1 1表示 图1 1减税形式与合法性 第五节税收法律责任与税务代理 一 税收法律责任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但其前提应是不违反国家的

14、现行税法 违反税法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 纳税人必须了解税收法律责任 坚守税务筹划的法律底线 一 税务违法种类税务违法是指侵害税务法律关系的行为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的税务违法行为按照现行法律 法规的规定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未按规定登记 申报及进行账证管理的行为2 违反发票管理的行为3 逃税行为4 欠税行为5 骗税行为6 抗税行为7 阻碍税务人员执行公务行为8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行为9 未按规定履行扣缴义务行为 二 税务违法责任 税务违法责任是指税务法律关系中的违法主体由于其行为违法 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消极法律后果 根据税务违法的情节轻重 税务违法处罚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类型 1

15、 行政处罚2 刑事处罚 二 税务代理 一 税务代理及意义 二 税务代理人 三 税务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四 税务代理的业务范围 五 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 2020 4 8 41 第二章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 2020 4 8 42 第一节税务筹划原理概述 本章结构 第二节绝对收益筹划原理和相对收益筹划原理 第三节税基筹划 税率筹划和税额筹划原理 2020 4 8 43 根据收益效应分类 第一节税务筹划原理概述 根据着力点分类 2020 4 8 44 第一节税务筹划原理概述 一 根据收益效应分类 根据收益效应分类 可以将税务筹划原理基本归纳为两大类 绝对收益筹划原理和相对收益筹划原理 2020 4 8

16、45 绝对收益筹划原理是指使纳税人的纳税总额绝对减少 从而取得绝对收益的原理 它又分为直接收益筹划原理和间接收益筹划原理 直接收益是指直接减少了某一个纳税人的纳税绝对额而取得的收益 间接收益是指某一个纳税人的纳税绝对额没有减少 但税收客体所负担的税收总额减少 间接减少了另一个纳税人纳税绝对额而取得的收益 相对收益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 但某些纳税期的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的纳税期实现 因此取得了递延纳税额的时间价值 从而取得了相对收益 该原理主要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2020 4 8 46 根据筹划的着力点的不同 可以把税务筹划原理分为税基筹划原理 税率筹划原理和税额筹划原理 二 根据着力点分类 2020 4 8 47 税基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通过缩小税基减轻税收负担甚至免除纳税义务的原理 税率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通过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的原理 税额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或者解除纳税义务的原理 常常与税收优惠中的全部免征 部分免征或减征相联系 2020 4 8 48 绝对收益筹划原理 第二节绝对收益筹划原理和相对收益筹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