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准确把握经济学概念谈经济生活的概念教学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7740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准确把握经济学概念谈经济生活的概念教学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政治准确把握经济学概念谈经济生活的概念教学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政治准确把握经济学概念谈经济生活的概念教学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准确把握经济学概念谈经济生活的概念教学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准确把握经济学概念谈经济生活的概念教学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确把握经济学概念经济生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得高中生能够准确地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并能够较好地运用它们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要达成这个目标,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把经济学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然而,长期以来,在高中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阻碍上述目标达成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碰到经济学概念,有些教师往往想当然地把日常生活中对某个经济概念的理解混同于经济学本身的理解;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经济概念的理解混为一谈;对经济学思想观点的表述不注重教学上、科学上的严谨性;对教材上的正确表述以不正确的方式来理解;等等。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

2、比较容易学的,因为这门学科非常贴近生活,许多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地使用着。这个想法既对又不对,要小心对待。的确,正如现代经济学大师马歇尔所说的,经济学是关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科学,讲的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因此,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诀窍之一就是,如果碰到经济学里面一些看起来非常抽象高深、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千万不要紧张,往往只需要想想这些概念原理讲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哪种现象,就可以借助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原理。但是,麻烦的是生活也会对我们准确理解经济学知识带来障碍,因为经济学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往往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理解相差十万八千里,学习者万万不可把日常生活

3、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迁移到经济学中来。然而,有些老师由于缺乏扎实严格的经济学训练,不知道这些关节之处,一旦碰到自己不理解的经济学概念,通常就想当然地以生活中的理解取代来自经济学本身的理解。例如,公共物品(publicgoods)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对象。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政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向广大居民提供公共物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这个概念,除了相关专业人士以外,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公共物品通常是指公共所有的物品,是在所有权归属这个意义上使用公共物品概念;而经济学所说的公共物品则大不一样,它是指缺乏竞争性与排他性的

4、产品或服务。显然,这是一个与所有权归属问题无关的、而与物品的自然属性有关的概念。可是,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讲课、举例、命题时总是把经济学的“公共物品”理解为“公共所有的物品”。当有人指出其错误时,个别教师居然还振振有词地说:“没有错,我们平时就是这么理解公共物品的。”殊不知,我们平时的理解往往离经济学本身的理解何止千万里。高中经济生活教材在最初两版曾经出现过一个概念:交易费用(成本)。但现在这个概念已经从实验教材中删除了。说实话,这个概念在当时就曾被不少教师错误地理解。当时的教材第一课在谈到刷卡消费的优点时,指出使用信用卡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这个说法当然是非常正确的,只要对现代经济学有所了解的人

5、都会知道,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易费用”这个概念可能是中国经济学界最流行的概念。这个概念源自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教授那篇著名的文章厂商的性质,如今已经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任何一本现代经济学入门教材都会谈到它。不过,经济学家内部对“交易费用”概念的认识却分歧不少,也因此形成了交易费用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与派别。但不管经济学家如何理解“交易费用”这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绝对不会把它理解成仅仅是指市场交易的手续费。麻烦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确是经常从“手续费”角度理解交易费用的,这就给有些老师理解教材带来了麻烦。例如,有教师曾经认为,教材说“使用信用卡有利于节约交易费

6、用”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们的反驳理由非常简单:使用信用卡往往要支付手续费,而使用现金交易无需缴纳手续费,因此,使用信用卡不但没有节约交易费用,反而增加了交易费用。说实话,这种貌似不可辩驳的理由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如果一项市场交易方式或制度变革不能节约交易费用,那么这项革新何以在人类社会立足?市场交易费用减少,说白了就是使得交易过程耗费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更少,从而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安全,信用卡的出现不正是顺应了这个趋势吗!正是因为信用卡的出现大大节约了交易费用,才变得如此流行。当然,有必要指出的一点则是,使用信用卡的手续费的确也是一项经济学所说的“交易费用”,但交易费用绝对不仅限于它。一项革

7、新有没有节约交易费用,要算总账,信用卡虽然要支付手续费这笔交易费用,但节省了跑银行的时间,省去了现金交易时反复核查现金真伪的麻烦,省去了携带大笔现金带来的麻烦,等等。这一算总账,信用卡当然大大节约了交易费用,尤其是对金额较大的交易而言。也正因为如此,现金交易的范围越来越萎缩,仅限于小额交易。这类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想当然地去理解经济学理论概念的例子还有不少,本文只是随手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笔者举这些例子没有其他目的,只是希望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经济学概念使用与讲授的准确性,不可轻易把日常生活对某个理论概念的理解迁移到经济学理论中来。因此,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一旦碰到把握不准的经济学概念

8、,应该多查阅专业书籍或请教相关的专业人士,谨记这一点,有助于提高平时教学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学习经济学的困难不仅来自于经济学对某个理论概念的理解常常不同于日常生活,而且还来自于不少的经济学理论概念在经济学内部的不同分支、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所指。但是,从一些老师的授课、编制的习题中,笔者发现,有些老师经常把经济学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场合对某个理论概念的所指混为一谈,从而给学生准确理解、运用经济学知识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例如,“投资”这个概念是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经济生活教材专门有一课介绍投资的基本知识;几乎每个教过高中经济类课程的老师都会向学生提及“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9、,通常也会告诉学生“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拉动,如今要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虽然“投资”这个概念在高中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频率是如此之高,但要真做到准确理解、使用“投资”这个概念还真是不容易。 笔者曾经在诸多场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买卖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属不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行为?非常遗憾,几乎从来没有得到过正确答案。当我告诉大家“买卖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不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行为”时,总是一片哗声;如果笔者告诉大家反而买卖新住宅属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行为时,更是一片惊讶声。造成哗声与惊讶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少老师弄不清楚“投资”这个概念在经济学科内

10、部不同分支之间有着大不相同的所指。“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与我们许多人脑子里面想像的大不一样,它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新增加,如形成新的机器、厂房、设备。买卖二手的机器、厂房、设备自然就不属于什么投资,因为它没有为社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只是社会已有生产能力的重新配置而已。有意思的是,尽管我们许多人平时都是把买房视为消费,但在“三驾马车”中,居民购买、建造新住宅也被列入投资,而不是消费,这是全世界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陨例,可不是中国国家统计局胡搞。有人曾经问:“买卖二手房在三驾马车中属于哪一项?”,正确答案是啥也不是,既不是消费,也不是投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只是存量的重新转移,而不是新增价值。上

11、面说的这些东西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常识,只要翻开宏观经济学教材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部分,就可以看到这些内容。明白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买卖新商品房属于投资,自然也就不会闹出下面的笑话:有人曾经以房价大涨,质疑统计部门的CPI(消费物价指数)数据有问题。这是典型的外行话,因为在宏观经济统计中,(新)住房交易属于投资,自然,CPl也就不会包括楼价。显然,经济生活教材第六课所说的“投资”与三驾马车所说的“投资”大不一样。第六课所说的“投资”是投资学与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而不是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一切追求价值增值的行为,主要包括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金融资本投资。应当说,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投资的理解与此类似。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