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2817739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地试验室检测工艺性试验1.1填方试验路段1.1.1试验准备路基试验路段开工前,试验室应对试验仪器进行自校和标定,同时应完成对拟用的填料进行相关指标试验;对路基土方填筑、石方填筑、红砂岩、土石混填及改良土填筑等按规定试验检测频率进行及时检验。1.1.2现场试验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监理处试验室应旁站监督试验检测全过程。试验结束时如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试验。1.1.3试验总结

2、试验路施工总结时,应提交的试验成果包括如下内容:(1)路基压实时,含水量检测和控制措施;(2)在压实设备、压实厚度、含水量、填料不变的条件下,压实遍数与实测压实度的关系;(3)在作业机械、填料、压实遍数标准不变条件下,填筑厚度与压实度关系;(4)当采用核子仪测定压实度时,应在不同土质条件下比对灌砂法和核子仪检测压实度的相关关系;(5)填石路堤应确定满足达到最大干密度或最小孔隙率标准下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6)土石路堤施工前,应首先按不同的含石比分别进行击实试验,绘出土石比-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再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

3、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7) 试验成果经监理处试验工程师审核后报送中心试验室备案;1.2水下灌注桩1.2.1泥浆指标试验钻孔泥浆一般由水、粘土和添加剂配制而成,泥浆性能指标包括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静切力、胶体率、失水率和酸碱度等,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施工时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为必须试验的项目,其他指标可酌情抽检。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清孔后泥浆试样应从孔底提出,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承包人试验室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采用不同的泥浆指标

4、,泥浆抽样测定频率为承包人在钻进过程中每工作班(8h)不少于6次,监理处不少于2次。监理处试验人员旁站试验过程。所有试验应做好详细记录,中心试验室随时抽查。试验方法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要求进行。1.2.2钢导管灌注混凝土试验(1)导管首次使用前以及更换配件或修复后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气压试压。进行水密承压试验的水压不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的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可按下式计算:P=chc-wHw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量(取24KN/m3) hc -导管内混

5、凝土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 w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量 Hw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2)混凝土灌注前应在浇灌地点对拌和物工作性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值和泌水性,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3)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公式计算:VD2/4(H1+H2)+h1d2/4式中:V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 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

6、h1= Hww/c(4)承包人试验室完成上述试验,并做好详细记录。监理处试验室应旁站试验全过程,试验成果经监理处试验工程师审核后备案。中心试验室随时抽检。1.3钢筋接头1.3.1焊接接头(1)工艺试验在工程开工或者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无论采用何种焊接工艺方法,承包人均须采用与生产相同条件进行焊接工艺试验,以便了解钢筋的焊接性能,选择最佳焊接参数,以及掌握担负生产的焊工的技术水平。每种牌号、每种规格钢筋至少做1组试件。若第1次未通过,应改进工艺,调整参数,直至合格为止。接头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拉伸、弯曲)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监理处试验室应旁站试验全过程,并对焊接工艺参数、焊工资质情

7、况以及所在的作业班组情况做好记录。(2)验收试验a.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均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批取3根试件进行拉力试验,试验方法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要求执行。1、 每根试件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均应符合表1规定的钢筋抗拉强度要求,HRB400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570MPa;2、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延性断裂。3、当达到上述两项要求时,因评定该批接头为抗拉强度合格;4、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上述规定的抗拉强度,或有3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5

8、、当试验结果中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时,或2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去6个试件。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6、当接头试件虽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但其抗拉强度大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可按延性断裂(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之外)同等对待b弯曲试验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增厚部分消除,且与母材的外表齐平。每批取3个试件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试验可在万能试验

9、机、手动或电动液压弯曲试验器上进行,焊缝应处于弯曲中心,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应符合表32的规定,当弯至900,有2个或3个试件外侧(含焊缝和热影响区)未发生破裂时,应评定该批接头弯曲试验合格;当3个试件均发生破裂(试件外侧横向裂纹宽度达到0.5mm时,应认定已发生破裂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当2个试件发生破裂时,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去6个试件。复验结果,当有3个试件发生破裂时,应判定该接头为不合格产品。 接头弯曲试验指标 表32钢筋类型及牌号弯心直径弯曲角(0)HPB2352d90HRB3354d90RRB、HRB4005d90HRB5007d90注:1.d为钢筋直径(mm)2.

10、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1倍钢筋直径。(3)闪光对焊:以300个同类型焊接钢筋在同一焊接条件下(同一焊工在同一班内用同一焊接参数)焊接作为一批,一周内焊接不足300个者,亦按一批计。外观检查: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电弧焊接:以300个同类型焊接钢筋在同一焊接条件下(同一焊工在同一班内用同一焊接参数)焊接作为一批,不足300个者,亦按一批计。承包人试验室抽检上述100%批次,监理处试验室抽检上述20%批次。1.3.2机械接头1、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2、 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应

11、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1.10倍;3、 接头应根据其性能和应用场合,对单向拉伸性能、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复拉压、抗疲劳等各项性能确定相应的检测项目;4、 接头应具有残余变形小、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对于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尚应大于、等于钢筋强度实测值1.10倍;级接头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5、 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要求;当无专门要求时,接头的疲劳应力幅限值应不小于普通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的80%。接头抗拉强度 表33接头等级级级抗拉强度f0mstf0st或1.10fukf0mstfukf0mst1.35 fyk注:f

12、0mst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f0st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fu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监理处试验室应旁站试验全过程。(2)验收试验钢筋机械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500个亦作为一个验收批。承包人试验室抽检上述100%批次,监理处试验室抽检上述20%批次,中心试验室抽检5%抽查。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的作单向拉伸试验,拉伸试验可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图纸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当3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结果,如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

13、验,复验中如仍有1个试件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为不合格。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单向拉伸强度一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1.3.3预应力张拉设备校验常用的张拉设备由千斤顶、压力表、高压油泵及外接油管组成。由于每台千斤顶液压配合面实际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不同,密封圈和防尘圈松紧程度不同,造成千斤顶内摩阻力不同,而且摩阻要随油压高低和使用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千斤顶、压力表、高压油泵及外接油管等预应力张拉设备须定期进行配套校验。新千斤顶初次使用前;油压表指针不能退回零位时;千斤顶、压力表、及外接油管经过更换或维修后;千斤顶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或使用次数超过200次以及发现有异常时均应进行校验。校验应由承包人委托送经计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