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7628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 山居秋暝中作者以“竹喧”、“莲动”衬“空山”之静,勾画出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这一创作技巧蕴涵的哲理是( )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B只见对立,不见统一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善于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没有需求供给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2、。这表明( )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独立的A. B. C. D. 3 一首名为存在的流行歌曲唱道: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对歌词的正确理解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向一致4. 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

3、性与个性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A. B. C.D.5.当前,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在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破解资源环境等约束,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要做强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反映了(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要抓住主流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C.牵牛要牵牛鼻子D.金无足赤

4、、人无完人7.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力量。这是因为英雄代表人民群众书写和创造了社会历史英雄精神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崇尚英雄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学习英雄有利于我们在砥砺自我中创造价值A. B. C. D. 8.针对要用“幸福指数”取代GDP统计的说法,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这一观点表明( )辩证的否定对事物否定的理解中也包含

5、着肯定的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彻底代替旧事物改革创新应该是对现存事物的“扬弃”事物的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 9.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A.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B. 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C. 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D. 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10.一个国家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制高点,经济社会发展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这表明( )A. 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更新B.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 创新离

6、不开革命批判精神D.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实现了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这是中国自土地私有制建立以来所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分配最彻底的平均地权运动,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伟大变革。土地改革之所以能成为伟大变革,是因为( )A. 体制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B.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 体制创新会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D. 实践创新会推动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12.“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创新盐碱地改良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其研发的第一茬海水稻在青岛喜获丰收,这意味着我国3500万亩沿海滩涂将“荒滩变良田”。据此,以

7、下说法正确的是( )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创新,推动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水稻种植技术的改造,将会带来水稻产量的增加技术的创新改变水稻的属性,使其适应海水环境的生长“荒滩变良田”说明滩涂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A. B. C. D. 13.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曾刊登过一组百年来中国人表情的老照片:清末的麻木和沮丧、民国的希冀和迷茫、新中国的亢奋和激昂、改革时代的自信和飞扬哲人说:“世间一切,尽在脸上。”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不同时代的国人表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国人表情

8、的变化是社会意识反作用的集中体现A. B. C. D. 14.“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 “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A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B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15.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A.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 生产关系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 生产关

9、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16.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全力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设置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党对反腐败统一领导等,这些制度化、法治化的改革成果,有利于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的有机结合。该项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都是靠改革来实现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A. B. C. D. 1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调研等多种场合谈及“改革”,他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其目的是让广大人民受益”“改革贵在行动”“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下列选项中对于改革的认识

10、不正确的是( )A.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B.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C.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D.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8.受益于传统年画、灶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的农民画作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次,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在美术、艺术世界等国内2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 )A. 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B. 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C. 人民群众具有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D.

11、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19. 对右图漫画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就不同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实现人生价值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成功的人生需要从错误的选择中汲取营养A. B. C. D. 20“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要求我们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努力为人民服务 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群众观点是

1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A. B. C. D. 21 2019年2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今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是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继才和王仕花 、张渠伟、张玉滚及程开甲。凭借其对社会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体现了( )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等的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对自我的满足A. B. C. D. 22.弟子规中说“首孝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把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

13、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孝”的变迁说明( )A. 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D. 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23.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盲人说:能看见就是幸福。乞丐说:有饭吃就是幸福。病人说:能够活着就是幸福。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了就是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是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到了就幸福!由此可见(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随着时空推移和条件改变而不同我们在不同立场上作出的价值判

14、断和价值选择无对错之分A. B. C. D. 24某90后女生,凭着自己的茶叶知识以及万元资本,借助大陆、互联网和大众创业的热潮,用短短10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创立了估值达千万的山茗公司,被誉为大众创业的典范。这启示我们( )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12分,26题10分,27题9分,28题12分,29题9分)25敦煌莫高窟多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可持续旅游发展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开展国际合作抢救珍贵文化遗产,并实施游客承载量控制,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得到了国际高度认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践最佳案例。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旅游发展模式应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