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7611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思想政治(理科)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页上,交卷时只交答题页。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哲学来源于人们的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哲学是“智慧之学”。在古汉语里,知识的“知”字通假

2、“智”,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A.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 B.不断揭示具体科学领域的规律与奥秘C.用哲学学习代替具体科学的学习 D.脱离具体科学,深入思考人生问题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 B. C. D.4.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客

3、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6.“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

4、. B. C. D.7.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A. B. C. D.8.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这一系列困境使得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严重障碍。通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提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这表明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哲学思想蕴含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C.哲学源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

5、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A. B. C. D.10.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材料蕴含的道理有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震减灾地质气候变化复杂但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可以发挥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A B. C. D.11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开启第二阶段运行,将探索希格斯玻色子、暗物质、反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等更多未知

6、科学领域,并在微观尺度上还原宇宙大爆炸后的初期形态。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宇宙形成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规律满足自身需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 B. C. D.12. 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这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1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最高理论成果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A. B. C. D.14.诸葛亮诫子书中有言曰:“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曾这样嘱托新生:“只有身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守住内心宁静”的原因是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的主观意识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尊重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A. B. C. D.15. 昔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国语,孙膑截膝而

8、论兵法,司马迁遭腐刑作史记等事例数不胜数。在苦难的魔爪摧残下,他们硬是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靠着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番事业。这表明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意识活动具有客观性和目的性苦难能让人突破规律的束缚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16.(20分)“山竹”是 2018 年以来的最大台风,中国气象局的数字显示,“山竹”的最高风速一度达到每小时 162 公里,是 1949 年有记录以来最强劲的台风。17 日,广东省民政厅公布 “山竹”带来的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 79.8 万亩、倒塌房屋 121 间、死亡 4 人,此次台风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42.

9、49 亿元”。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一些人思想“另类”,议论纷纷:第一种人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第二种人说,灾害已成定局,过一天算一天吧;第三种人说,天灾不可避免,但事在人为,我们应该把损失缩减到最低程度。(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上述三种人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其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12分)(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8分)17.(20分)习近平同志在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实地考察时强调,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问题,国家和各级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不断健全,补偿规模还要

10、加大。总的来讲,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1)我们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的辩证唯物论依据是什么?(12分)(2)我们在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时,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分)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理科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DBBACDBCBDACB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16.(20分)(1) 第一种人认为“天命不可违”,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把客观精神(如

11、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4分)第二种人认识到“灾害已成定局”,但消极等待,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且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分)第三种人的认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4分)(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

12、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3分)17.(20分)(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追求林业效益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6分)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我们追求林业效益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否则要受到规律的惩罚。(6分)(2)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和生态运动的客观规律。(4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分)(回答其他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