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817354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期末复习专用PPT课件.ppt(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 工商0801卢佳阳马瑶邹檬何欢缪伊姗 1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介绍了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原理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 案例 欧盟对中国山口节能灯的反倾销 飞利浦是节能灯的发明者 但中国生产的节能灯因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成本下降 款式多样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且 节能灯是绿色产品 在欧洲市场大受欢迎 面对大量中国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 飞利浦等欧洲大公司感到不利 于是给中国厂商设计了一个圈套 其办法是 飞利浦伙同另一家德国厂商向中国大量收购节能灯 其要求是数量要大 价格要低 质量要求也极低

2、这样挑起了中国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 互相削价 从而导致中国节能灯市场价格严重下滑 3 当大量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激烈竞争 大打价格战时 飞利浦早已伙同其他厂商 从容收集中国节能灯倾销的证据 2000年4月 飞利浦与其他两家公司向欧盟提出诉讼 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节能灯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0年5月 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 宣布接受这三家欧盟节能厂商的诉讼请求 此时 许多中国企业意识到被飞利浦公司 耍 了 从2000年5月开始 他们积极进行反倾销应诉准备 但是结果对中国是很不利的 如果最终裁定中国企业倾销成立 中国节能灯产品将被赶出欧盟市场 4 分析 飞利浦此举的作用有二 第一 用质量更低 价格也更低的中国

3、产品在欧盟市场上排挤其他中国产品 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二 由于其产品是通过中国的进出口公司作代理 欧盟有关机构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中国节能灯低价倾销欧盟的海关证据 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大打价格战 其结果就是欧盟国家保住自身的权益 同时扭转贸易逆差的形势 及减少从中国进口节能灯 这样欧盟国家就能增加国民财富 声望 权利 可见 反倾销是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 5 国际贸易理论 从经济学说史看 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15世纪初主张严格贸易保护的 重商主义 学说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后 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成本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应运而生 从此自由贸易

4、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一直相伴而行 逐渐成为观点对立的两大理论体系 并不断产生各自新的学说 6 1 重商主义学说重商主义学说是15 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 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其根本观点为金银为社会的惟一财富 主张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保持贸易中的顺差 1 早期重商主义 15世纪 16世纪中期 2 晚期重商主义 16世纪中期 17世纪中期 7 2 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1 绝对成本理论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提出 该理论从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 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 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进口绝对成本

5、高的商品 即 以己之所长 换己之所需 2 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在其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 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 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双方 不一定都要有某一商品的生产绝对成本低 只要各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进行交换 双方都可以获利 即 两优取其最优 两略取其次略 8 3 相互需求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穆勒在 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提出 该理论在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 回答了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 认为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是国际交换比例的基础 而国际交换比例最终由两国相互对商品的需求关系来决定 9 4 资源禀赋论资源禀赋

6、论主要思想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 后由其学生俄林继承和发展 故常称为 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 该理论主要用生产要素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流向 5 超保护贸易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他生活在各国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和资本主义世界三次经济危机的爆发的时期 在这种背景下 出现了超保护贸易理论 该理论认为 自由放任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不适合现代社会 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扩大出口 限制进口 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 促进就业 从而解决国内经济危机 10 6 二战后的国际贸易理论1 列昂惕夫之谜按照H O定理 一个国家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

7、素的商品 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美国作为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 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但是 在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研究了美国进出口的历年数据后 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一节结论在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成为一个难解的谜 被称为 列昂惕夫之谜 11 2 偏好相似理论偏好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1年的 贸易的转变 一书提出 该理论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学者弗农和维尔斯提出 该理论把市场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了起来 是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