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817346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科一】最后三套卷(一)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下教资笔试最后三套卷(一)综合素质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以下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A,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2.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

2、( )A.加强教育手段现代化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法制相结合 D.家校合作3.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所有学生的眼光就盯着老师。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 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露出羞涩的神情B,严厉地批评他们C.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4.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A.高度的政治觉悟 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C.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D.良好的人际关系5.学校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适宜实施的惩罚类型是

3、(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C.经济处罚 D.心理制裁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享有的教育权利的是()A,隐私权B,获得公正评价权C.肖像权D.发表文章署名权7.某小学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类班级,对甲类班级在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该学校违背了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规定。A,重点发展 B.优先发展C.协调发展 D,均衡发展8.根据教师法,教师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情况不包括()。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D.传播不良信息,造成学校混乱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

4、法的规定,要开展有利于未成年学生的社会活动,创 作、出版有利于未成年学生的作品和出版物,要保护未成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隐私权、发展权。这是对学生权利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10.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A.10周岁 B.14周岁C. 16周岁 D. 18周岁11.学校承担责任的情况是()。A.初中生吴某和胡某在饭店参加小红生日宴会时发生冲突,吴某用凳子将胡某砸 成重伤B.小学生课间在楼道里嬉戏,小明失足坠楼受伤C.学生董某在体育课时猝死,经法医鉴定为脑部血管瘤破裂所致D.学生小刚对河虾过敏,父母未告知学校,小

5、刚参加学校聚会时食用河虾后呕吐晕迷1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包括哪一项?()A.环境权 B.平等权C.出版自由权 D.受教育权13.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 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 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C.教师缺乏信心D.教师缺乏爱心1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 )、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A,关爱学生 B.心理健康C.育人为本 D.为

6、人师表15.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灵魂是( )A.爱国守法,关爱学生 B.关爱学生,为人师表C.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D.爱岗敬业,关爱学生16.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可以()A.利用家长 B.排斥家长C.尊重理解 D.教师一言堂17.汉谟拉比法典出自()。A.古埃及 B.古巴比伦C古罗马 D,古印度18.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 B.邓稼先C.袁隆平 D.李四光19.中国规模最大的类书是( )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20.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C.红海和地中海 D.太平洋和印度洋21.巴尔扎克的代表作(

7、)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A.人间喜剧 B.悲惨世界C.巴黎圣母院 D.红与黑22.()是唐朝国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A.安史之乱 B.三藩之乱C.八王之乱 D.藩镇割据23.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发行的药典是()。A.本草纲目 B.丹经C.千金方 D.唐本草24.“钢琴诗人”指波兰作曲家()。A.贝多芬 B.莫扎特C.肖邦 D.海顿25.“花儿”和“信天游”是()民歌的代表形式。A.江南 B.东北C.西北 D.男方26.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不将文件或文件夹放到“回收站”中,而直接删除的操作是( )A.按Delete (Del)键B.用鼠标直接将文件或文件夹拖放到“

8、回收站”中C.按Shift+Delete (Del)键D.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文件】菜单中的删除命令27.在Word中,()视图方式下,可以显示页眉页脚。A.普通视图 B.Web视图C.大纲视图 D.页面视图28.“不可能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接近( )A.可能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B.必然有的四川人不喜欢吃辣椒C.必然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吃辣椒D.可能有的四川人会喜欢吃辣椒29.2, 6, 13, 39, 15, 45, 23 ()。A. 46 B. 66C. 68 D. 69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

9、材料,并回答问 题。30.材料: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由于其家长是收废品的,一天来学校上课时脖子没有洗 干净。在上课时,老师发现了小明的脖子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 型,教育其他的学生要讲卫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 的脖子洗净”。老师的这种做法给小明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 这位老师的课时,小明就感到似乎大家都在盯着他的脖子,同时想起老师说的“让你 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感到抬不起头。这种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 所以对老师教的内容学得很差。结果考试时小明不及格,老师狠狠地批评他,小明终 于忍受不住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向

10、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知道这 件事后同意了。后来,小明在老师教的内容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问题: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31.材料:某市中心小学的张老师任教18年,每年都坚持订阅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资料,仔细 阅读、不断钻研。近几年她开设个人教学微信公众号,与同行们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 经验,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领头雁。她曾教过一位性格孤僻的女孩,经家访张老师 了解到孩子父母一直忙于生计,从小将孩子一人丢在家里,致使女孩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为了能让她有所改变,上课时,张老师耐心引导她学习;下课时,张老师常常拉 着她的手,带她与同学一起做游戏;有空时,替她梳理凌乱的头发;天

11、气多变时,提 醒她及时添加衣物;放假时,领她回家一同玩耍幔慢地,孩子的脸上露出了难得 的笑容,渐渐地融进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学习成绩大大提高。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材料中张老师的行为。(14分)32.材料:读屏的社会文化寓意社会性大脑提出了人的交往性需求,或者说提供了交往的动能,语言和文字则为 人的交往提供了根本性的保证,无论是石头、莎草纸卷,还是互联网,都只是手段和 工具而已。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且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文字出现以前的千 百万年所无法比拟的。这要归功于书写,归功于阅读。文字的构造原理、语法的逻辑 体系以及书写的结构系统等,都成为思维和思想发展的驱动力。人类

12、在书写和阅读 中发展了思维,集聚了思想力,思维和思想力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进化和人类文明的演 化。这就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的真谛所在。阅读是通过接触文字、理解内容而促进思 维的过程,接触和理解内容是方式,促进思维是目标。换句话说,阅读的关键是思维 或思考。我们评价或考察读屏的意义,也必须本着这一原则和目的,或依此路径来进 行。数字技术让接触知识和阅读的手段更趋多元化,屏幕阅读已成为当下阅读最显著 的新特征,对此,学者们甚至给出了 读屏时代这样的概念。所谓的读屏时代,绝 不是说读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成为唯一的阅读方式。恰恰相反,新媒体 不是在消灭传统媒体的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在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13、,对传统媒体内容生 产的依赖中产生的。直至今日,纸书仍然是主要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只提供了一种 新的阅读方式。这是因为决定内容承载形式的因素,也就是影响阅读的因素,“不仅 是技术方面的,同时也有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最近几年来,美国针对阅读所做的调查显示,纸质书籍阅读又呈现增长的趋势, 纸书阅读的“回暖”,也揭示出出版和阅读向“本质”的回归。数字阅读可能更适合 作为一种补充,而不是取替原有的纸本阅读。不能让读图取代文字阅读,也不能让 浏览信息代替思考性阅读;娱乐和游戏不能等同于读书,更不能让娱乐和游戏代替阅 读。当我们尽情享受读屏所带来的易得、海量和视觉刺激时,更应该保持人之所以为 人的思想力的

14、训练和教育,而这种教育和训练的最有效方式,由人类迄今为止的阅读 史研究所显示,阅读纸书,依然是最无以替代的答案。日本学者对日本学生偏爱动漫与游戏的现状,提出了更加令人深思的担忧,即长 期读屏会导致阅读能力的下降,以及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丧失。在中国,泛娱乐也 大有兴起之势,甚至有人预测,“未来,互动娱乐思维很可能会融入我们衣、食、 住、行、娱乐、购物、教育等方方面面,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不错,娱乐符 合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的天性,但不是人的所有天性都需要顺应和鼓励,有些天性 就必须克服和抑制,这是人类进化的根本途径。就教育和阅读而言,必须警惕泛娱乐 化的倾向,否则会把孩子们引入歧途。我们不是一味地反对寓教于乐或寓读于乐,只 是强调凡事有度。把正确的读书方法告诉我们的孩子,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读屏时代给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给人生带来了多彩的体验,但也给人带来了 更多的困惑甚至干扰。在互联网时代,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同时得到了最大的释放。 无论是最好的,还是最坏的,都离不开阅读。(摘编自于殿利读屏的社会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