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上册企业是场的主体同步练习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7265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上册企业是场的主体同步练习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政治上册企业是场的主体同步练习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政治上册企业是场的主体同步练习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上册企业是场的主体同步练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上册企业是场的主体同步练习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同步练习1一、选择题1.我国股份制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股票也成为居民投资的重要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国有股是公有制的组成部分 股份分红助长了不劳而获,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股份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A.B.C.D.【解析】 公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故正确,股份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进行的分配,故正确,说法明显错误。【答案】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办法于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在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下,引导和吸收社会力量,加快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

2、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计划。据此回答23题。2.重庆机床厂这个多年连续亏损、几近破产的老企业在2001年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盈利。企业出现转机是缘于持续三年的技术创新,在三年的时间里,机床厂的产品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自主研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数控机床逐步抢回了失去的市场。材料表明A.企业间的竞争,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B.科技创新能力是市场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C.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科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D.科技水平高的企业必然在竞争中获胜3.近几年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连续下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因为A.企业科技投入少B.企

3、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企业规模小D.企业的经济效益差、素质低【解析】 23题主要考查对于科技问题的正确理解。第2题,企业间的竞争最终是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包含多种因素,A、B、D选项是对竞争的片面理解;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故应选C。第3题,企业科技投入少、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素质低会影响企业的科技投入,但这不是对于企业是否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回答,故都不符合题目的意思;影响企业不能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根源在企业制度上,故该题应选B。【答案】 2.C 3.B4.目前,中国有DVD厂商100多家,除了少数几家在市场上分得大部分份额外,还有众多小厂商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低

4、价位是其生存的惟一法宝。DVD专利拥有者“6C”向中国DVD厂商征收高额专利费后,首先被淘汰出局的肯定是这些厂家。材料主要说明A.小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B.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C.扩大企业规模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D.价格低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解析】 B项说法过于绝对,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有自己的相对优势;C项说法错误,单纯的、粗放型的规模扩大并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D项说法具有片面性,低价劣质的产品并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依靠科技进步,增加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竞争方法。【答案】 A5.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凭证。这意味着A.股民购

5、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就成为了该企业的股东B.股民购买了企业股票,就可以稳定的获取股息C.股票可以到股市上进行交易D.股东对股份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解析】 本题考核对股票概念的理解。B项本身错误,购买股票能否获得股息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并不能获取稳定的股息收入,而且存在很大风险;C、D项本身正确,但不是股票本身的含义,故不能选;A项指明了股票与股东的关系,故正确。【答案】 A6.人们常呼吁要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其实在转型经济中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恰恰是国有和集体资产。资产评估过程中的低估或漏估本身已是对国有资产的损害,但在资产转让过程中也有种种方式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A.把对国有资

6、产的保护置于私有财产之上B.停止国有资产的转让C.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由国家直接经营国有资产D.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解析】 该题考查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在我国各种合法财产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A错误;国有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同样也要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行业的进入和退出,不可避免的也要有国有资产的转让,B项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主体,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国家不能直接经营国有资产,C错误;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必须改革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选D。【答案】 D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7、是A.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B.继续探索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实现国有经济向股份制经济的转变【解析】 该题考查对于企业的认识。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质上就是要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无论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股份制改造都是为了这一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壮大都取决于这一点,故应选B;D项本身说法不科学。【答案】 B我国原来各国家级民航企业隶属于国家民航总局,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总体竞争力不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三大航空运输集团于2002年10月11日

8、正式挂牌成立,并与国家民航总局脱钩,筹划多年的民航重组尘埃落定。据此回答89题。8.三大航空运输集团的重组,从根本上说是A.由供求关系决定的B.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C.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D.由政府意志决定的9.三大民航集团的重组将使各航空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大大增强 促使民航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 将使航空集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 提高总体经济效益A.B.C.D.【解析】 89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8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企业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循价值规律,三大航空运输集团的重组是为了提高总体的竞争力而进行的资源的

9、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第9题三大民航集团的重组,属于企业的兼并联合,这样可以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占有额,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所以正确;由材料可知这种重组同时实现了与民航总局的脱钩,从而使航空集团真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所以也正确。【答案】 8.C 9.A10.2003年3月,出席“两会”的陕西彩虹集团公司总经理马金泉代表认为,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近年来国企改革的重点。这是因为A.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使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我国国有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股份制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

10、理机制D.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就必然可以提高竞争力【解析】 A项观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只是仍不完善,故B项说法错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股份制改革,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但这只是条件之一,并不是“一股就灵”,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11.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公司将与英国的比利顿公司合并组成世界第二大矿业公司。这笔交易将产生一个总资产亿美元,年销售额亿美元的名为比利顿的公司,公司总部将位于墨尔本。新公司将在伦敦和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上市。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私营铜

11、生产企业及最大的铁矿和炼焦煤矿之一,它还生产钢、钻石、石油和天然气。对于来说,这一合并使它的业务包括了以前不生产的一些金属,如铝、镍等。比利顿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铬矿,锰矿和合金矿生产企业,它也是世界最大的铝和镍生产商。它的业务主要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莫桑比克和南非。它目前正扩大在澳大利亚的镍矿业务,并刚刚收购了加拿大的Rio Algom矿业公司。根据所学的经济常识的有关内容,回答:()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两公司这种做法有什么意义?【解析】 该题的第一问是考查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判断和认识能力。由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公司和比利顿公司都属于世界性的大公司,二者正进行合并,这

12、就是“强强联合”。第二问进一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结合课本与材料,可以看出,这种“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答案】 ()材料反映的是企业间的“强强联合”。()通过“强强联合”组建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扩大市场占有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12.有人说:“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越高。”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解,回答该题关键是要全面把握经济效益的含义,弄清经济效益与经济发

13、展速度的不同。经济效益是一个对比关系,即投入与产出之比。而经济发展速度只表明了产出的增加,未能表明投入的多少。若是集约型的发展,则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若是粗放型的快速发展,则不会提高经济效益。【答案】 ()企业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既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总值,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又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经济发展速度快,有利于增加产品和劳务的产出,提高企业的生产总值,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单纯地依靠粗放型的增长而取得经济发展速度,不注意降低资源和劳动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一定提

14、高。13.表:我国某国有企业的经营结构产业领域分布及资产比重(%)市场分布及比重(%)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商业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东部西部国外1990年30393000821802002年102003040403337图:该企业的资产规模与利润(1)表和图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表和图有什么经济联系?(3)结合表说明如何搞好国有企业?【解析】 这是比较典型的图表题,三步设问,层层深入,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解答图表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中的内容进行对比,既要有分析,又要有综合,特别是要注意图表的名称和图表中的项目。第一问,表中,19902002年该企业的产业分布领域从基

15、础设施、房地产、商业逐步转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通过这种转变可以看出,企业经营领域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过渡,这说明了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市场布局来看,由原来单纯依赖国内市场转变到国内国际并重,由原来主要依靠东部市场转LL变到东西部市场并重,说明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增强,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根据图表名称,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说明了企业的经营结构得到了优化。图中,从19902002年,企业的规模和利润都有所增加,同时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出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了资产总额的增长幅度,说明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得到增强。第二问,就要把前面的两个结论结合起来,结论一说明企业经营结构优化,结论二说明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即通过企业经营结构的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问,是要求回答措施,该企业通过表中所示的变化提高了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