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说课稿必修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7250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说课稿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说课稿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说课稿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认识的根本任务说课稿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说课稿:认识的根本任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对第一节的发展与深化,是对主观能动性第一个表现的深入与展开,同时,它又为第八课关于实践的内容提供铺垫。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2、能力方面:要结合理论分析理解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与规律,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3、觉悟方面: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从本质上予以分析。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仅是本框重点,也是全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本课中心论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得以说明的基础;还有,从

2、思想教育意义看人们认识产生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以现象代替本质,可见对搞好思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2、难点: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现象与本质在实际事物中是统一的,因为理论研究需要分别研究,这就造成了思维上的困难,其次,本质问题比较抽象,学生理解上有难度。四、教学方法:本课重在理论分析,所以在方法上应结合三大领域的事例进行理论分析为主,适当辅以多媒体等手段,加强形象化教育。五、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由对上节课的复习引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是认识世界,而对认识过程的分析得出: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板书) 以及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二、认识的根本任务(板书) 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

3、的本质与规律。为什么说这就是认识的根本任务呢?组织学生阅读得出第一个原因。三、原因(板书)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看(板书) 认识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再举些鲜活的事例增加趣味性。引导学生分析感性、理性认识与现象本质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即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属于主观范畴,而现象与本质属于客观范畴;感性认识认识的是现象,而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比如,我们可举一些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象美国攻打阿富汗、伊拉克,这些我们看到的都是现象,在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同样,在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我国的一些外交活动与外交政策,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通过分析增加学生的

4、爱国主义感情以及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紧接着由提出疑问的方式引出第二个原因。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板书) 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此,可辅以多媒体方式分析原因。比如,我们可从反面进行分析美国在对待台湾问题、反恐问题、人权问题等等的双重立场与双重标准,如果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美国政策的实质。那么,我们获得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什么呢?再引出第三个原因。3、从认识的作用来看,(板书)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此要加强理论分析,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认识,真理以及科学理论,进而详细分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从而说明科学理论的重要作用,这样既加强了理论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要求,实现我们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最后从反面由学生讨论以现象代替本质的危害从而结束全课。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 认识的根本任务2、认识的根本任务3、原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