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二中高二政治月考英才、育才.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5734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政治月考英才、育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政治月考英才、育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政治月考英才、育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张掖二中高二政治月考英才、育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张掖二中高二政治月考英才、育才.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英才、育才)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成语能正确反映哲学基本问题的是()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掩耳盗铃 C指鹿为马 D画饼充饥2习近平强调: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这是因为( )符合客观存在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客观存在决定的思维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哲学以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而不断发展A B. C D32010年为了抗击通胀,一年里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以往齐步走的财政和货币政

2、策,转变为分步走,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实际情形的变化是政策调整和转变的依据 政策调整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不同的实践关系是政策调整的源泉和动力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A B C D4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不断深化改革。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价值观促进事物的发展A B C D5中国人几千年来逐鹿中

3、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陆权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人不重视海洋,无海权观念,使数百年来中国失去了海洋竞争意识,并酿成近代中国的悲剧。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B认识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C意识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6胰高血糖素受体是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重要靶点。由于其全长结构信息缺失,影响了靶向该受体的抑制剂药物研发。2017年5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胰高血糖素受体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这次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本显示,我国科学家成功解析人源胰高血糖素受体全长蛋白的三维结构,揭示了该受体蛋白不同结

4、构域对其活化的调控机制,为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这表明( )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 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A B C D7伴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结构、国际竞争环境和制造业技术范式的深刻变革,“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组织形态和参与全球竞争的方式都将呈现新的趋势性特点,为此,中国产业政策的思路和措施必须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这是基于( )客观与主观相符合是办事情成功的前提 正确反映现状的意识才能有效指导实践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一旦脱离方法论是不可能存在的A B C D8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运动与静止

5、辩证关系的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专家指出,全球已进入地震多发期。当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世人还在为地震困扰。这说明( )有些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还不能预知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A. B. C. D.10“品质革命”“双创升级版”“融通创新”“大班额”等一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新概念新提法,出现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新概念新提法的出现,说明( )意

6、识是对社会生活真实的科学的反映 意识来自于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A B C D112016年11月19日中央气象台预报:20日至24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4-8,局地降温10左右,并伴有4-6级风;冷空气入侵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天气有所好转。这表明( )人们对天气的预测源自于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 人们可以通过对规律的把握预测事物的变化趋势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 客观条件的改变是引发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12据中国科学院公布

7、,我国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太空中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材料表明( )实践是联接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来源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A B C D1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能在现有的客观环境中生活,消极地适应现成的物质世界。而人则不同,他基于现实,又不囿于现实,而是努力地超越现实,突破当下时空的限制,向未来可能的更广阔的时空行进。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

8、活动 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4中国人对禽流感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2003年H5N1蔓延亚洲。短短两年内该病毒就累计造成60多人死亡,160多人受到感染和1.4亿只鸡被杀,几乎殃及大半个地球。5年前,中国科学家在完成一项禽流感研究后指出:不同病毒有在人体内发生基因重组的风险。这可能是最接近于对H7病毒发出警告的一次。H7N9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在鸟类身上表现温和,但到了人身上就变得十分凶险。2013年4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法黛拉沙伊卜说,人类目前对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还很有限,疫情爆发的范围、感染源和传播方式等都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确认。上述事实说明()人们可以改变病毒传播规律,使之造

9、福人类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病毒的原有真理性认识被推翻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15近日,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湖北等地采访,发现政府楼堂馆所石兽、球体等做装饰物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了惯例,其中还颇有些“神秘寓意”,像“风水球”,被认为是一种“催财吉祥用品”,其寓意是“财源滚滚”,能为拥有者“增添气势”。从本质上看,主导上述做法的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6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教蓝光发光二极管制造难题,改变了人们

10、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让明亮节能的白光光源成为现实。这表明( )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实践的深入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决定的事物的发展的方向 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A B C D、17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得出惊人发现,地球上除了固体、液体和气体,在鸡眼中还存在一种新物质状态“紊乱超均匀态”,这种新物质状态具有独特晶体效能,同时也具有液体弹性。该发现说明( ) 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有效活动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18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

11、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这段话告诉我们( )A上帝观念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B上帝观念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C宗教观念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 D不同的认识主体对事物的反映不同19右边漫画一根头发反映的哲理有( )A事物的质变表现为新陈代谢B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20美国下一个火星探测任务“洞察”号无人着陆探测器将于2018年5月发射,11月登陆,它的“探测触角”将深入火星内部。对火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火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12、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火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 C D21“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D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22辣椒本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湖南浏阳“辣椒大王”杨意红从2011年开始用外地引进的辣椒做父本,以本地辣椒为母本,杂交培育辣椒树。经过3年多的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3米多高可连续多年挂果的辣椒树,据测算,亩产能达到3000千克以上。辣椒树“无中生有”说明( )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人们可以根据真理性的认识构建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通过科学实验深化人的认识可以摆脱客观性条件的制约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意识目标的必要条件A B C D2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很有效地指导了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正确的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