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期末测必修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5300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期末测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期末测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期末测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期末测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期末测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12004年6月2 日新华社报道,重庆某地为扶持某矿泉水企业的成长,先后下发文件,把该企业的矿泉水列为指定饮用水,要求辖区各乡镇、街道必须统一饮用这种矿泉水,同时成立督查机构检查落实。该政府的行为 ( )A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B正确运用了行政手段调控经济C有利于增强本地企业的竞争力 D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于2004年3月27 发出通知,宣布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公斤140元,在早籼稻市场价格高于每公斤140元时,粮食经营企业按实际市场价格收购;当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140元时,由国家

2、委托的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按每公斤140元收购。上述材料表明 ( )A商品价格应完全由国家制定B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C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D,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32004年6月7 日人民日报报道,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医药行业降低了24种抗感染药品价格。目前,我国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约为1500种,2001年以来,我国政府累计降低了近千种药品价格,平均降价幅度在15以上。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控制 ( )A发挥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B是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行为C是自觉运用价格手段调控经济的行为 D是依据消费者的购买力来确定价格的4温州企业家向来不怕竞争,他们

3、明白,市场是开放的,谁有本事谁占领,你可以到我这里来,我也可上你那里去。正是在这种竞争中,产品质量和档次也越来越得到提升。这反映了他们懂得 ( )A竞争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B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C没有发展就没有竞争 D只要参与竞争就能盈利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其中阜阳伪劣奶粉事件、龙口毒粉丝事件、广东假酒案性质恶劣,危害尤其严重,由此还引发了人们对各类食品的信任危机,影响了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必须承担责任,打击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样做 ( )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能够避免食品价格波动能够增加食品行

4、业的利润 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A B C D62004年4月15日,山西省政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说,有关部门已经作出决定,将对焦炭生产过热和在建项目违规超量现象进行调控。这是因为 ( )A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克服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C经济过热的现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于眼前利益D只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72004年5月19日,新华网载文指出,要强化规划对建设的约束作用,搞好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同时,还要按照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新途径。要充分发

5、挥市场配置土地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因为 ( )A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B市场调节是万能的C在土地配置上国家不宜参与和干涉过多 D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很有限8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上题材料的基本观点是 ( )A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B既要发挥经营者的作用,也要发挥使用者的作用C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又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D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开发商的作用92004年5月11 日市场报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础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国民经济能正确发挥国家在

6、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能确保社会资源都能合理配置A B C D10依据上题材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只有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 )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就能消除贫富差距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A B C D2003年1月一11月,我国外汇进出口总值76093 亿美元,其中, 3903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9,进 37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实现贸易顺差1975亿美元。据此回答11一13题。11上述材料表明 ( )A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B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C中国是世界

7、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我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新进展12上述材料还表明 ( )A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 B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C进口增速高于出口,贸易顺差减少 D外贸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13实现贸易顺差1975亿美元,意味着我国 ( )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 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 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 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劣势A B C D142004年1月1日起,我国政府履行加2WT。所承诺的关税减让之义务,关税总水平由11降至104。随着关税的下凋,国外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将涌人中国市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入,有利于广大消费者,不

8、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B关税总水平的下降,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C国内企业只有改革、创新、改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求得生存发展D不断降低商品价格。是国内企业应对人世挑战的根本出路15新华社2003年9月13 日报道,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负责人说,我国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出口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取得初步成效。自1997年颁布反倾销反补贴条例至今,我国对国外产品的反倾销案调查已有24起。我国进行反倾销 ( )A违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B违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C是运用WT。的相关规则,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D表明不能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16从对外投资的构成来看,投资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资源导向型,

9、也有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甚至是技术导向型。有很多对外投资的企业,他们的投资是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比如像海尔家电等一些企业,这些企业从投资类型上届于 ( )A资源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效率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17上述投资有利于 ( )A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优势 B充分利用投资国的市场优势C充分利用投资国成本低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D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品牌优势1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可持续发展C坚持科教兴国 D坚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

10、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扩大内需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上述材料表明 (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财政的全部内容 财政支出重点的确定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的 政府的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支出体现出来A B C D20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表明 ( )A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B国家通过财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财政有力地促进了教科文卫事业发展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212003年5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对受非典疫情直接影

11、响比较突出的部门行业在2003年5月1日至9月30 日期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这表明我国的税收是 ( )A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C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22我国的税收之所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归根到底是因为(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B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C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我国国家财政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3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决定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的是 ( ) A是否负有直接的纳税义务 B是否具有法

12、人资格 C税法规定的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 D是否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24公民要有纳税人意识,就应该 ( ) 争做直接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作为纳税人将自觉纳税看做是自己的责任和国家主人翁的体现 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认真学习税务知识,提高自己的纳税能力和水平 A B C D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5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解决电力紧张,必须注重采用市场化的调节方式,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有限电力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之所以强调要采用市场化的调节方式,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是因为 (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B市场调节资源的方式有经济、法

13、律手段 C价格和供求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D价格决定需求,需求影响供给 262004年4月23日(经济日报)报道,对外开放程度的继续提高和国内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说明 ( ) A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B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C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始终是统一的 D在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都应超越国界 272004年4月2日经济日报报道,在一些地方,国家明文规定必须淘汰的落后工艺和生产设备仍然长期存在,由此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这说明 ( )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地方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C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D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282004年5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销售电价水平作出调整,调整幅度为全国平均每千瓦时提高14分人民币,并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这次调整电价的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电网经营企业建设与改造投资还本付息问题。这次电价调整是 ( ) A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国家通过经济政策对经济利益的调整C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 D国家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经济29应当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思路,一方面应在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导向下,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