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815212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思维 学习目标 了解思维的含义 过程及基本形式 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和一般特点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思维的策略 第一节思维概述 人 物也 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 一 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特点 概括性和间接性1 间接性 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2 概括性 指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映 二 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 分析 把头脑中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 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 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 方面 各种特征综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2 比较与分类

2、比较 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 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归类 在人脑中根据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 把它归入适当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3 抽象与概括 抽象 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 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 舍弃个别的 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 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 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4 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 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 系统化 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结构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三 思维的基本形式 1 概念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 判断 肯定或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东西是

3、否具有某种特性的思维 3 推理 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模式 是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四 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1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2 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3 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感 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4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发生 1 时间 2岁左右2岁以前是思维的准备时期2 发生的标志 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 2岁左右 儿童开始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 eg 舍弃船的颜色 大小等差别 把 船 这个词作为各种船的标志 甚至

4、当物体不在眼前时 也能从概括的意义上来使用代表这种物体的词 在此之前 儿童可以用 嘎嘎 一词来称呼黄鸭和黄茶壶 发展 思维方式的变化思维工具的变化思维基本形式的发展 一 思维方式的变化 1 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 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 才会发生 当离开澡盆的时候 这种动作就停止了 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 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 即先做后想 或者边做边想 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3 幼儿打人的动作 常常没有控制 即使是大人 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 甚至难以忍受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1 直觉 直观行动思维 依靠对事物

5、的感知和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 特征 直觉行动性 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 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 依靠动作思考 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 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 预见动作的效果 1 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 离不开儿童对具体事物的感知eg 离开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 离开玩具就不能游戏 2 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离不开儿童自己的动作eg 只能边做边想 不能先想后做 不能预见 计划自己的行为 2 具体形象思维 案例分析 分析以下案例 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1 让幼儿直接计算2 3 5 幼儿不能进行 但实际上他们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 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 或者2个手指

6、加上3个手指 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就可以算出结果 是因为他们在计算的时候不能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 2 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 回答往往是 都是白的 长的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进行的思维 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 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 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 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 具体性和形象性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 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 例如 幼儿开展游戏 扮演角色 遵守规则 并按照主题来行动就是依靠在头脑

7、中的关于角色 规则和行动计划的表象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 特征 思维动作的内隐性具体形象性自我中心性 不可逆性 泛灵论 思维内容具体 更易理解掌握具体概念 3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 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进行的思维 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 是通过概括 判断和推理进行的 是高级思维方式 也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模式 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特点 去自我中心化守恒 总而言之 学前儿童的思维明显具有三种思维方式并存的现象 这时 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 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 儿童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 当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 困难程度较高时 儿童又不得不求助于直

8、觉行动思维 二 学前儿童思维基本形式的发展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是用词来表示的 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 也就是概念的名称 1 概念 案例分析 你们是如何掌握 灯 这个概念的 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 花 和 勇敢 的概念 一般采取什么方式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 1 通过实例获得概念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 2 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在较正规的学习中 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 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老师带孩子们去动物园 一边看猴子 老虎 大象等 一边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动物 回到班上 老师问孩子们 什么是动物 时

9、很多幼儿都回答 是动物园里的 让小朋友看的 是狮子 老虎 大象 老师又告诉孩子们 蝴蝶 蚂蚁也是动物 很多孩子觉得奇怪 老师又告诉他们 人也是动物 孩子们更难理解 甚至有的孩子争辩说 人是到动物园看动物的 人怎么是动物呢 哪有把人关在笼子里让人看的 案例分析 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 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般认为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水平 动作水平概括 形象水平概括和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 他们分别与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 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 幼儿的概括能力主要属于形象水平 后期开始向本质抽象水平发展 这就决定了他们掌握概念的基本趋势 1 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 向掌握抽象概

10、念发展 2 掌握概念的名称容易 真正掌握概念困难 掌握概念的趋势 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往往表现为 内涵不精确 外延过宽或过窄 eg 家具 是用的东西 儿子 只包括小孩 根据抽象水平 将儿童获得的概念分为上级概念 基本概念 下级概念三个层次 研究结论 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基本概念 由此出发 上行或下行到掌握上 下级概念 比如 树 是基本概念 植物 是上级概念 松树 柳树 是下级概念 儿童先掌握的是 树 然后才是更抽象或更具体些的上 下级概念 判断 肯定或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 特点 一 以直接判断为主 间接判断开始出现学前儿童以直接判断为主 他们进行判断时 常受知觉

11、线索的左右 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事物间偶然的外部联系 当作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规律性联系 2 判断 幼儿的判断往往只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 开始逐渐反映事物的内在 本质联系 幼儿初期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现象作为因果关系 二 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案例分析 向幼儿讲述这样两件事 明明正在看书 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他 他不知有什么事要他帮忙 赶快向厨房跑去 进门时 由于跑得太快 不小心撞倒了门旁的椅子 上面放的10个杯子全摔碎了 另一个小孩叫亮亮 有一天 妈妈出去买菜了 没在家 他赶忙爬上椅子够柜子上的果酱吃 下来时 一不小心 碰掉了1个杯子 摔碎了 然后问他们 如果

12、你是妈妈 你批评谁批评得厉害 为什么 结果发现 年龄小的孩子倾向于严厉批评明明 因为他摔了10个杯子 而6 7岁的儿童中 已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更应该批评亮亮 因为 他想偷吃东西 明明摔了10个杯子 可是他是想快点给妈妈帮忙 不小心碰的 不是想干坏事儿 案例分析 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因为怕它冷 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 不想呆在上面 如何看待孩子的类似判断 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 而是按照 游戏的逻辑 或 生活的逻辑 来进行 三 判断根据客观化 四 判断论据明确化 案例分析 问一幼儿 你知道为什么要刷牙吗 幼儿说 因为是妈妈说的 如何看待这类现象 从判断论据看 幼儿起先没

13、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以后逐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根据 幼儿初期儿童虽然能够作出判断 但是 他们没有或不能说出判断的根据 或以他人的根据为根据 随着幼儿的发展 他们开始设法寻找论据 但最初的论据往往是游戏性的或猜测性的 幼儿晚期 儿童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据 努力使自己的判断有合理的根据 对判断的论据日益明确 说明思维的自觉性 意识性和逻辑性开始发展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学前儿童在其经验可及的范围内 已经能进行一些推理 但水平比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抽象概括性差如年龄小的幼儿看到红积木 黄木球 火柴棍漂浮在水上 不会概括出木头做的东西会浮的结论 而只

14、会说 红的 小的 东西浮在水上 3 推理 学前儿童 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 往往不会推理 对幼儿说 别哭了 再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 他会哭得更厉害 因为他不会推出 不哭就带你去找妈妈 的结论 2 逻辑性差 1 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 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3 从简单的 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 深刻的理解4 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 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三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第二节培养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 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 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思维能力的游戏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

15、展的 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 概括的认识 是通过感知觉获得大量具体 生动的材料后 经过大脑的分析 综合 比较 抽象 概括等思维过程才达到的 因此感性知识 经验是否丰富 制约着思维的发展 幼儿教师应有意识 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 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 1 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和工具 正是借助于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脑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 间接的反映 通过语言中的词和语法规则 幼儿才得以逐渐摆脱实际行动的直接支持 摆脱表象的束缚 抽象 概括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2 发展幼儿语言 儿童不是一开始就能掌握思维方法的 家长和老师都要引导和教给儿童 遇到问题如何通过分析 综合 比较和概

16、括 作出逻辑的判断 推理来解决 3 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 好奇心是儿童的特点 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探求的渴望 善于主动发现和探索事物的特点 在不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 使他们的思维力得到发展 案例分析 分析下列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在下列情形下教师应如何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4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一天喝豆浆时 幼儿发现所发的饼干与往常不一样 有说饼干的形状像银钱 有的说饼干有桔子味 他们边吃饼干 边议纷纷 一时间教室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老师不耐烦地说 跟你们说 不该讲话的时候不要讲 谁再讲就不给他吃 午餐前 活动室的门不知怎么打不开了 好几个孩子围上来说 老师 怎么了 老师 我帮你开门 情急之下 老师更生气 去去去 谁叫你们过来的 赶快回到座位上去准备吃饭 智力游戏趣味性浓 可以在活泼 轻松的氛围中 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印象 促使幼儿积极动脑去进行分析 比较 判断 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 从而促进幼儿思维抽象逻辑性的发展 游戏举例 找错误 5 通过智力游戏 实验等方式 锻炼幼儿的思考力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 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