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4必修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5209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4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4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4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4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4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一、【本框概述】第二框是第四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要理解继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过程中同时并存的两个方面。理解两者的关系,不仅能帮助我们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还会对学习第三单元“文化创新”有很大的帮助。还要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及其重要作用。此外,还要知道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作用。在理解这一内容时,要与第三课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较,本目则是从文化传承的内容上,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在传承文化中所具有的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了文化必须在继承中发展;理解几个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

2、统一性;能够举例说明各种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通过提供具体生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启发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广泛搜集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等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的事例,深入浅出,情景交融,把教材的基本观点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学的时代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好这些因素,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三、【教学重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几个重要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复习】:通过学案第一部分复习默写内容完成。(5

3、分钟)1_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_的文化。没有文化的_,就没有文化的_。2_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指在一定_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对人们的_和_产生持久的影响。3传统文化具有_ 。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_,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_。4传统文化具有_。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_。5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_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起_作用。6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_ , _”,_,_。【新课】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

4、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入女子十二乐坊,看视频辉煌。指导归纳: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十三位青春靓丽的女孩,着装时尚、把玩着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谁也不会想到,中国数千年文化承袭下来的民族音乐,在不经意间,却因为她们的出现而改变了娴静、淡雅的风格,她们就是创造着充满现代气息,而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女子十二乐坊。下面,我们就聚焦女子十二乐坊,来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看图片视频,介绍。)请同学介绍这个乐坊。用艺术作品形式导入,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顺其自然地引出“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课题。也能引导学生亲近我们的文化艺术,具有现实意义。讲授新课(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创设情境:引导

5、学生从女子十二乐坊的作品出发,设想怎样铺就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之路(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指导归纳: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抛弃民族的传统而重新开始。没有一个人会“全盘”接受先前的文化遗产,我们总是有选择、有舍弃,在批判地继承中不断发展的。策划女子十二乐坊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民族音乐,独自开辟一片天地;也不能只是一味继承,固步自封,而是既要有继承又有发展。我们不能把它们分开看。女子十二乐坊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不忘继承,继承和发展是同时存在的。可以说,不论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女子十二乐坊还是今天其他的新文化,其实都离不开对传统文

6、化的继承。 我们的继承不是简单的承袭、抄袭,而是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批判地继承,继承就成为发展的必要前提。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在这样的继承中必然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们只有将继承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传承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多媒体课件展示)思考问题:1、如果你是她们的策划,你想怎样铺就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之路?2、大家同意哪个策划的意见?为什么强调既要继承又要发展?4、我们作为女子十二乐坊的策划应该怎么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女子十二

7、乐坊出发,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认识到继承与发展不能分离,是统一在一起的。最后总结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继续围绕女子十二乐坊深入挖掘,谈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教师设计问题,根据学生回答上升到宏观层面,总结归纳出四点因素。(将第三目题教育变革的因素也并入一起讲,并体现出侧重)1、女子十二乐坊与古代乐坊相比: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等影响民族音乐的发展,其中,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差异直接制约着文化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使流行音乐走进新的环境,自由、张扬个性的乐坊也发展起来。图示讲解:生产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形态的变化经济政治的变

8、化因此,我们说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制度的更替,经济政治发展,科技也不断进步2、女子十二乐坊作品融合乐器、光、影、声音、电子信息等等科技含量,形成和谐、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画面。(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此观点,而后教师总结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请学生再举些历史上的例子,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随着社会制度的更替,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3、女子十二乐坊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能被大众所接受。为什么大众能接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从春秋战国时期

9、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世纪末的“文化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一直处于激烈的斗争中,正是思想的不断变化,人们长期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古代正统的思想逐渐能融合其他外来的文化,而今女子十二乐坊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4、古代与现代学习音乐的方式也不同(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由私塾到课堂教学再到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起到了什么作用。女子十二乐坊成为新时代新教育方式下的产物。(引导学生说明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教师总结】:围绕女子十二乐坊,不管是社会制度、科技、思想观念还是教育方式都对文化发展产生重

10、要影响。进一步总结提升:影响文化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的变革、科技的进步、思想运动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展示课件的结论)讨论:1、回忆电视、电影、书籍等方面接触的古代乐坊,比较今天有何差异?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2、女子十二乐坊的创作是原生态的吗?不是,有哪些其他非原生的东西?(根据学生回答归类为科技)3、你能举出历史上伟大的科技成果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吗?4、古代学习琴棋书画,一师见长,现在多师共同指点、跨地域、时间学习,资源共享等等对十二乐坊的发展有何作用?可以看出,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影响?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出四个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资料讲解,使学生通过女子十二乐坊一个素材

11、,发散挖掘了解、认识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课堂小结本课讲述的是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我们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知道传统文化的特点,知道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掌握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继承中发展文化。本课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为切人点,分析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我们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人类世世代代长期积累下来的,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才能成为自觉地做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本节重点是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和

1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个整体的把握。师生共同小结,一方面有利于现场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补缺补漏,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检测】:例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社会制度的更替 科学技术的进步 思想运动 自然环境的变化A、 B、 C、 D、分析:根据教材基本知识可以得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和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故选C。例2: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

13、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的继承和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分析:通过题干我们可以得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被进一步传播和继承。故选B。例3: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分析:根据教材基础知识我们知道,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根据题意选

14、D。例4:“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 )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C、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D、以社会实践为根本途径分析:“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说明文化得以传承,而传承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教育。因此,“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选C。例5: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这段话体现出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A继承就是承袭传统B发展就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项A、B割裂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就是承袭传统”没有认识到继承要有所淘汰,要批判地继承;“发展就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没有认识到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选项C是错误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例6:对文化继承的正确认识是()A全面继承传统文化B坚决摒弃传统文化C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D一半继承,一半摒弃解析:全面继承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决摒弃的是有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