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活用本土素材彰显课堂魅力.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5096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学活用本土素材彰显课堂魅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教学活用本土素材彰显课堂魅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教学活用本土素材彰显课堂魅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教学活用本土素材彰显课堂魅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学活用本土素材彰显课堂魅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用本土素材 彰显课堂魅力 【内容提要】教学素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传统的素材择取法具有“超离生活”等缺陷,因而需要教师转换取材视角,从本土因素中寻找素材。挖掘本土素材并运用于教学,具有培育家乡情感、革新教学方式、完善地方课程、促进教师提高的功效。活用本土素材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和效果,必须遵循“切实、互动、动态、立体”的原则。【关键词】本土素材、教育教学 【正文】为流须有源,源远流方长。教学素材就是教育教学的源头之水。优质的教学素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对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质的教学素材应如何创设?该到何处去寻找?近年来,乘着教育教

2、学改革深化的东风,本人更新教育理念,转换取材视角,着意在挖掘本土素材并服务于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实验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实效。那么,此次实验的背景是什么?收到的实践效果如何?在具体操作中又有什么要求?在此,笔者谨就以上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验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问题的提出:当前通行素材择取法有其缺陷由于教学素材的特殊重要性,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获取并整合教学素材,以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通常是践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古训,从网络、报刊及教科书中寻找教学素材。笔者在考察中发现,这种取材法虽然具有材源丰富、选取便捷等优点,将之运用于教学实践,一定程度

3、上能令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因而也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其缺陷异常突出:由于素材发生地在空间乃至时间上都远离学生,因而难免有超离生活、“好高骛远”、“难解近渴”之嫌,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作用不够明显;同时,因材源过于广泛,教师不须作出很大努力便能信手拈来,因而难以激发教师自身内在潜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实现教师自身的有效发展。如何才能走出通行素材择取法的困惑?如果“眼睛向内”,以新的视角从本土中寻找教学素材,能否弥补通行素材择取法的不足?基于以上想法本人开始了挖掘本土素材,激发课堂活力的实验和探索。实践的意义与效果:学生教师共提高,教学课程同发展从本人近年来实验的情况来看,

4、挖掘并活用本土素材在强化家乡情感、革新教学方式、完善地方课程、助推教师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1) 增进本土了解,强化家乡情感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情感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情感之一,也是爱国情感的重要基石和突出体现。那么,当代中学生的家乡情感状况究竟如何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学生大多信息灵通,见闻广博,对国家大事、世界风云能侃侃而谈,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而对于生长于斯的家乡故土却“熟视无睹”,视为平常,知之不多,乡情并不十分浓烈。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就“地”取材,恰当运用本土素材,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在增进学生本土知识

5、的同时,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乡情之弦。如讲“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时,我将我市的风景名胜与国内知名景点进行了联系类比:明显陵北京十三陵、漳河风景区青岛海滨、黄仙洞张家界、大口国家森林公园九寨沟,以国内风景名胜烘托我市知名景点,让学生在共鸣中感受到家乡的山水之美;讲人生观、价值观时,在市歌阳光灿烂的伴音中,我给学生介绍自强不息、知恩图报、孝感中国的全国道德楷模刘芳艳,心系百姓、真情爱民、被百姓称之为“三心民警”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廖承枫,以及身残志坚、数次勇夺残奥会游泳金牌的“无臂蛙王”何军权的事迹,使学生因震憾和感动而体会到家乡的人物之杰;讲“意识的能动作用”时,我以幻灯展示我市的白云观道家文化、

6、屈家岭文化、郭店楚文化、象山儒家文化等文化遗址资料,学生为自己家乡的文化底蕴之厚而动容。由于长期受到本土素材的感染和熏陶,学生对本市的风土人物、经济社会的知晓程度大大加深,油然而觉“咱们家乡就是好”,可以说收到了“润物有声”的效果。 温峡景区白云楼 漳河一角 (2) 革新教学方式,促进有效教学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课要提高教学实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使教学方法由灌输接受式变为探究互动式,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这一“革命”呢?笔者通过实验发现,活用本土素材,更易让学生身临其“境”,思维兴奋,因而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佳“支点”。如在进行“企业”

7、有关内容的教学时,我依据“东方百货”、“中商集团”、“金城大厦”进行“购物返劵”促销活动如火如荼的背景,以“三国演义为哪般?”为主题,设置了三个子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三家商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二、它们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还曾采取过什么竞争手段?三、商场的行为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由于本班学生大多家居城区,对三家商场近年来的营销竞争活动耳濡目染、记忆犹新,于是问题一提出,马上成为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思想上相互碰撞,相互启迪,最后得出结论表示为如下知识链: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返券竞争降价竞争服务竞争赠品竞争

8、品牌竞争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明显提高,收到了“学大于教”的效果。(3) 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校本课程。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结构单一、超离生活等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这一缺陷,教育部要求:“学校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本校的课程。”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能挖掘本土素材,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和鲜活事例进行搜集整理,对于开发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增强课堂魅力必

9、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近年来笔者在进行“工业”相关内容的教学时,结合本地资源、交通状况帮助学生认识我市的工业分布和结构;结合我市的地形、地理位置、土壤特点和农业分布进行“农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等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考察我市市级国家机关所在位置和近期活动来学习“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用“价值规律”分析我校食堂就餐价格的变化这些本土素材在教学中的穿插运用使学生“耳目一新”,同时也得到有关专家和老师的肯定,称之为“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尝试”。(四)助推教师发展,完善教师自我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笔者以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政治课

10、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必须要有一条“奔腾的河”。因而教师不能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单啃“老本”,而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而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师大多出身“学院”,虽专业知识丰富,对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史哲也知之甚多,但本土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知识则相对比较欠缺,因而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短板”。而教师出于活用本土素材的目的对本土情况所进行的把握和运用,毫无疑问是教师与时俱进、“二次学习”的表现,对教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有着重要助推作用。如本人在实践这一实验课题之初,因本土知识储备不足而常感力不从心,举步艰难。这

11、样,学习本土知识也就成为笔者近几年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的动力来源和重要抓手。在几年间,先后游览了市内的主要景点,走访过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关,出入市博物馆、图书馆、档案局和国土局查找资料,并成为我市政府网的“常客”和市日报、晚报的忠实读者,做了数万字的摘抄和剪辑,对本市的物产资源、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认识和体会逐渐趋于全面、真切,自感知识结构如脱胎换骨、更入佳境,教学工作亦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实践的要求:切实互动、动态立体须有规矩,方成方圆。笔者在实验中体会到,教师要想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活用本土素材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遵循如下准则:(一)切实。即素材的选取和运用要切近本土和教材的实际,力戒虚浮。一方

12、面,要切近本地实际,准确把握本土素材。只有如此,才能在教学中灵活穿插运用本土素材,使本土素材的运用恰到好处,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家乡情感,提高学生能力和觉悟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切近教材的实际,服务教育教学。思想政治课负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能力的使命,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本土素材必须立足于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进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本地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状况。否则,就会使本土素材的运用偏离正确的方向。 (二)互动。即活用本土素材须贯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避“闷课”。由于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因此,在运用本土

13、素材服务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与学生的互动交融。可采用提问式:教师设疑,学生作答;也可采用质问式:学生质疑,教师解惑;还可采用对话式,由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厘清认识。同时,由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彼此之间见闻境遇不同,思维方式各异,因而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挥生生互动的效应,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或实践探究、分工协作,使思维由于碰撞而产生火花,因为合作而相互启迪。如是,学习方式革命得以实现,学生兴趣得以激发,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思维品质都得到培养。(三)动态。即素材的内容和形式应保持动态,有所变化。一方面,由于中学阶段不同年级政治课教学内容差异较大,学生的身体发

14、育、认知水平差异明显,因而本土素材的呈现方式也应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因学生认知状况和教材内容而有所调整。另一方面,因本地经济政治都处于发展变动之中,因此本土素材的内容也应不断“刷新”,以“第一手资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保持其鲜活和科学。这是本土素材运用于教学的生命之源、魅力之本。(四)立体。即素材的处理和呈现方式要力求多样,避免单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素材内容不断创新素材的处理和呈现方式,或列举数据(如“农业”我市作为“鄂中粮仓”的粮食年产量及其变化)、或展示图片(“第三产业”漳河风景区、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图片)、或设置争议性命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工业”“从我市自然资源看我市工业结构”

15、、“价值观”“刘芳艳这样做值不值?”)、或提出探究性课题(“企业”“三国演义为哪般?”)、或讲述故事(“价值观”何军权、廖承枫的事迹)、或播放歌曲(“理想的实现”市歌阳光灿烂)。这样,通过变换素材的“面孔”,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从而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素材,进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注释】教学素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笔者根据其发生地的不同,将教学素材分为异地素材和本土素材两大类。凡发生在其他地方乃至于其他国家的可以用之于教学中的事件、数据、图片或实物等都属于异地素材;反之凡发生于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事件、实物及其数据、图片等则属于本土素材。对于本土,笔者以为可以从本乡、本县、本市三个层面进行界定,本文中界定为本市荆门市。湖北省荆门市位于湖北省腹地中心,下辖钟祥、京山、沙洋、东宝、掇刀5县、市、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及掇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被誉为“荆楚门户”、“鄂中重镇”。物产丰饶,累托石、石膏等蕴藏量居全国首位;磷矿资源丰富,胡集、磷矿两镇被称为“鄂中磷都”;粮食产量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