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普.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5073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普.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2008年10月3031日上饶县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 治 试 卷(文普)命题人:刘 华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头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正确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2、“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主要是因为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依赖于物质 C、别国的经验不一定是从实际出发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抗震救灾进入新阶段后应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需总结受灾群众安置的有效做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城市受灾群众可相对集中安置,而农民乡土观念强,责任田需要耕作,宜就地、分散安置。这是因为A、客观条件是不可改变的 B、只有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工作才能取得成功C、自然物的具体形态是复杂多变的 D、客观实际总是多方面的4、山东省沂南县苏村镇经济欠发达,中心村也没有集体积累,不具备旧村改造的经济实力和条

3、件。苏村镇政府以建设新农村的名义,决定在中心村规划兴建东西宽64米、南北长1150米的“商业一条街”,强行对中心村南北大街东西两侧的140余户民房大拆大建。该镇政府的做法 A、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C、坚持了唯物主义思想 D、是经验主义的表现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物是观念的集合 绝对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我思故我在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A、 B、 C、 D、6、对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具体数额,法律委员会经同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务院法制办等研究,同意

4、将减除费用标准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表示:“今后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按照立法程序适时再作调整。”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这说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物质决定意识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 B、 C、 D、7、产业集中度提高到垄断地位,是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降低了国内公众的福利,围绕着这对迥异的观点,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表明A、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由于不同的利益立足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D、人们的意识不同,都是由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引起的8、前不久,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

5、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决定事物的性质9、据报道,一名四肢瘫痪的25岁美国青年,头骨中被植入一种瓶盖大小的芯片,从这一芯片上接出的100个微小传感器与轮椅或电脑连接,这样他就可以仅仅用思想来操纵事务,甚至玩电脑游戏。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意识决定物质 科技的发展使意识具有物质的形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通过物质的手段可以实现物质的改变A、 B、 C、 D

6、、10、某县为了整治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下发方案,其中有一项内容要求铲除“包括农户在门前、空院、空闲地种植的蔬菜、农作物和滋生的杂草。”该县做法A、坚持发展的观点,从长远规划新农村建设 B、坚持全面的观点,从长远利益出发C、没有从实际出发,有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坚持了联系的观点,考虑了农民的切身利益11、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预计新增6000万人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6亿左右,实现充分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就业工作,在“十一五”规划中,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材料反映出的哲学道理有联系的观点 要实行计划生育 规律具

7、有客观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12、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这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付出了环境破坏的代价。上述材料中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现了: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全面的观点 C、规律是客观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3、“现代科技瞬息万变,企业切不可以僵化、静止的观点来对待产品质量。认为一种名牌产品可以优势长存,一劳永逸的观点是错误的。”上述论断说明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

8、观点看问题14、地震是由地壳(岩石圈)受力的作用所致。某些地震学家认为,断层两侧岩体受力的作用,会在两侧岩石上产生弹性变形,当岩体继续受力,弹性变形越来越大,会累积起变形能,断面上的摩擦力不能维持这种变形时,沿断面两侧的岩体就发生滑动,弹性变形也随之消失,此时,变形能转变为位能,同时,就发生地震。这表明运动是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事物的联系引起运动变化 物质有时不是运动的主体A、B、 C、D、15、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事

9、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A、 B、 C、 D、16、温家宝在看望地震灾区北川中学的师生时,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与师生共勉,这次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经历,但中华民族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精神得到了洗礼、境界得到了升华。“多难兴邦”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是完全对立的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17、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确认,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所致。这表明A、物质的运动形式存在多样性 B、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C、任何事物都是运

10、动变化发展的 D、因果联系是普遍客观存在的18、经过海啸、地震等事件,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这一过程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以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人们可以能动地运用因果联系自然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A、 B、 C、 D、19、2008年4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和再就业,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A、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B、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

11、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C、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D、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20、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必须是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发展。与此说法一致的古语是A、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B、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1、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官员9月11日向媒体表示,一经发现来自中国的配方奶粉,一律要求下架,并警告消费者不得购买和使用来着中国的配方奶粉喂养婴儿。该官员的意见体现了A、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要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C、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

12、 D、用主观联系代替事物真实客观的联系 22、20世纪中叶以来,香港不但在每一次的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都把握了机会,而且都能够“化蝶”般快速实现产业升级,将特有的竞争力持续保持下去。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B、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增强认识活动的预见性C、要重视精神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D、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3、“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任何认识都是正确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

13、人不可能没有缺憾A、 B、C、D、24、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网络游戏也正在慢慢侵蚀年轻游戏玩家,特别是未成年人。这表明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矛盾具有普遍性、主观性C、矛盾既存在于事物内部,又存在于事物之间 D、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25、“泾溪石陷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在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矛盾具有同一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上饶县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座 位 号 政 治 答 题 卡(普)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