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探究活动教师要面对三大考验.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5072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学探究活动教师要面对三大考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政治教学探究活动教师要面对三大考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教学探究活动教师要面对三大考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学探究活动教师要面对三大考验.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活动教师要面对三大考验新的教育改革的实施,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顺应教育改革潮流.这次改革也是为了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重新燃起求知的欲望。这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课堂的自然属性(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求知的平台,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的求索者)尊重自身的社会价值。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就是全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变教师好教为学生好学,实现“以学生为本,减负提高质量,科学育人”的教学目标。然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最大的挑战。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总结探究活动面临的三大考验。一, 如何组织探究活动的合理性和有

2、序性自主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宽松教学环境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学习,充分调动自身的和同学,老师的丰富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可我一开始实行就泡汤了。学生的反映出现两极,一方面是学生的“情趣高涨”,讨论时间不是成了他们开怀说笑的契机,就是对问题漫无边际的谈论。另一方面是学生保持沉默,对探讨问题寄希望于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教师的尴尬可想而知。为了解决问题,我尝试了将小组原有划分重新合理组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性格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男女性别,人员及人缘等因素设定。这样大大的提高探究问题的广泛性和答案的准确性。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时各抒己见,起来发言时也能侃侃而谈,和以前大不一样。我教高二文科220班

3、的班长严刚是一基础较差的学生,当初,对于探究问题好像与他自己没关系,一言不发。如今,他也能说上几句.探究小组的合理化安排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探究活动如何做到有序性,这需要学生自主管理、民主选举、互相监督、尊重彼此之间的关切。教师特别强调学生之间既是合作的主体,又是竞争的对手。共同营造良好、合作、共享的团体。在这之后,小组产生了主要发言人和第二发言人,彼此之间合作又分工,甚至有学生为了方便小组讨论,还把手机的联网功能也用上,后来我评价说:每个班都是藏龙卧虎。这样的管理也许无法在现尴尬的场面。我相信;只有把管理交给学生,学生的生命就将会焕发无限的潜能.二, 如何设置探究问题的趣味性和思辩

4、性自主探究活动中探究问题的设置是活动的核心和中心环节,是学生求知的窗口。如果让学生在平实的,浅显易通的问题中感知知识,就像在平坦的陆地学骑马一样,没有悬念。因此,,设置探究问题的趣味性和思辩性也就成为教师的面临的首要课题。教学中,探究问题的设置应遵循课标与考纲的统一;生活气息与趣味性、思辩性的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统一。例如,在教生活与哲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哲学的兴趣,克服学哲学的困惑。我在设置探究的问题时,把握以上的三个统一。在讲生活处处有哲学时我设置的问题采用许多广告词:中央台的梅兰竹菊公益广告:竹,竹有节,有千节,虽清瘦,却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磨万击仍坚韧。君当如竹,坚韧不

5、拔显气节。 兰,兰生空谷,清艳含娇,寂寞吐芬芳,不以色香自炫,不因无人不芳,岁岁生空谷,留得世人香。君当如兰,默默奉献显精神。菊,君当如菊,洁身自好,寒芳自赏 。梅,遇寒而发,不肯结春缘。风霜助香味,寒雪显傲骨。君当如梅,自强不息。问:四君子蕴涵怎样的道理?同时运用一古代的名言诗词探询古人哲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一些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去求证答案。但在实践中又因学生的知识面,还有他们的认识水平的

6、有限性,将影响总体教学效果。为此,我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偶像”。谈一谈你们崇拜偶像的标准?你们是否真正的了解偶像?问题一出,同学们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喷发出来。讨论中同学们在民主管理中由浮燥回归理性。看来,如何让学生感觉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课堂教学的问题的设置需要体现层次感。课堂教学教师的灵活多样的引导,变通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立足于贴近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三、 如何整理课堂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激励学生

7、发挥潜能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探索知识的乐趣,享受到成功之路的艰辛与愉悦。如果把探究过程看成是登山的路俓,那享受“一览纵山小”的滋味就是知识的系统归纳和逻辑性的理解。为此,教师要坚守:探究与点评相统一; 生活化的案例、问题和情景与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要相统一;学生的主动总结归纳与教师的系统归纳相统一。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设置引导归纳:1、世界观(原理)是什么?-世界观(原理)是怎样生成?-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的要求?2、具体、生活化的实例-具体的看法、具体观点-总的观点、看法。也就是说从“小道理”过渡到“大道理”。这样一来,学生经过长期的思维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教师的点评要鼓励学生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或者采用具体、生活化的实例探究寻找共同点,概括出一般性的问题。学生在享受哲学的智慧时,教师不能有硬指标,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模式,不要简单的从概念入手。而是利用材料(校本材料+课本材料 )通过提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展开、形成思维过程。 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