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5067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同济大学道路交通讲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w 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的功能w 道路的分类第一节 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功能一、道路运输的特点1. 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铁路 道路 航空 水路 管道二、道路运输的特点2. 各种运输方式特性的比较 可达性、方便性 安全性 舒适性 运输能力 运输速度 铁路160200公里/小时、道路小于120公里/小时、水陆1630公里/小时、航空1601000公里/小时、管道1.6-30公里/小时。2. 各种运输方式特性的比较 能源消耗 服务对象 经济运距 铁路小于500公里、道路小于200公里、航空5001000公里。 投资3. 道路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性大。直达运输,100200公里的短途运输,经

2、济可靠。 普及面广、适应性强。灾时、战时、平时。 速度快、造价低。 运量大。三、道路的功能1. 交通功能。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出行,货物运输,机动灵活性大。 形成国土结构功能。用地结构的骨架,组成街坊。 公共空间功能。保证日照、通风;提供综合交通体系空间;提供公用设施管线走廊。 防灾功能。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紧急疏散;避难道路;防火带。 繁荣经济。开发国土,活跃市场。第二节 道路的分类一、道路的分类w 公路。w 城市道路。w 厂矿道路。w 林区道路。w 乡村道路。二、公路的分类1. 国家干线公路。2. 省干线公路。3. 县公路。4. 乡公路。三、公路的分级1. 汽车专用公路。 高速公路。

3、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 pcu。 一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000025000 pcu。 二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45007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2,一般公路。 二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5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 三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以下。 四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 辆标准普通汽车以下。四、城市道路的分类1. 快速路。2. 主干路。3. 次干路。4. 支路。第二章 车辆基本知识设计车辆机动车的设计车辆非机动车的设计车辆车辆的转弯半径车道的净空高度第一节 设计车辆一、机动车的设计车辆w 小型汽车w 普通汽车w 大型车w 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尺

4、寸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二、非机动车的设计车辆自行车(28、26、24型) 三轮车 板车 兽力车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尺寸总长、总宽、总高。三、车辆的转弯半径1.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由汽车本身的构造、性能决定。2. 可作为停车场库、回车场地和公交车终点站通道设计的依据。四、车道的净空高度为汽车本身的高度加安全距离之和,是道路设计的依据。1. 各种汽车:4.5米。2. 无轨电车:5.0米。3. 有轨电车:5.5米。4. 自行车、行人:2.5米。5. 其他非机动车:3.5米。第二节 车辆的停放w 车辆的停放1. 车辆的停放方式和通道宽度2. 机动车的停放面

5、积3. 机动车的回车场地4.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一、车辆的停放方式和通道宽度1. 车辆的停放方式。w 平行式。w 斜列式。30、45、60度。w 垂直式。2. 停车带和通道宽度。w 车型。w 停发方式。w 构造、性能。w 司机的驾驶水平。3. 车型的确定。w 停车场地的性质。w 高峰时段所占比例大的车型为依据。4. 车辆的停发方式。w 前进停车、后退发车。w 后退停车、前进发车。w 前进停车、前进发车。5. 车辆停放的纵向横向净距。6. 机动车停车位尺寸和通道宽度。二、机动车的停放面积1. 单位停车面积的确定。2. 单位停车面积的估算。w 小型汽车:2030平方米。w 普通汽车:4050平方米

6、。w 大型车:6070平方米。三、机动车的回车场地四、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1. 自行车的停车方式。2. 单向排列、双向错位、高低错位、对向悬挂。3. 自行车的排列方式、停车带和通道宽度。4. 自行车的单位停车面积:1.21.4平方米。第三章 交通量和通行能力交通量通行能力第一节 交通量二、年平均日交通量的基本概念(AADT) 将全年统计的日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所得平均值为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它足确定道路等级的依据。三、平均日交通量(ADT) 将观测期间内统计所得车辆的总和除以观测期间内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为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平均日交通量可采用抽样观测的方法获得,也可

7、按月或按周观测统计得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或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四、高峰小时交通量 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所以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间或上午、下午)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五、设计交通量 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依据的交通量称为设计交通量。六、30位小时交通量 美国和日本的研究认为取一年的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即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取序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七、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 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称为第30位小时交

8、通量系数以及K表示。我国国家干线公路9个省的10个观测站资料统计得出,K值的分布为11一15,平均为13.3。八、高峰小时交通量系数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把系数K称为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K值的分布在914之间,当城市道路交通且饱和度较高时则K值较小,当交通员饱和度较低时则K值较大。 K值一般可如下取值: 城市道路用11; 公路:平原区用13山区用15。九、设计年限平均日交通量的推求十、交通量的观测十一、交通量的换算 交通量观测所得结果是混合交量。为计算交通量应将各种车种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下的时间和空间占有率进行换算,从而得出各车种间的换算系数。 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即当

9、量交通量(pcu) 国外多以小客车为标淮换算车辆我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亦以小客车为标准换算车辆;三、四级公路以普通汽车为标准换算车辆。第二节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一、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道路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而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cuh,veh/d表示。车辆中有混合交通时,则采用等效通行能力的当量汽车单位英文简称为pcu通行能力单位字为pcuh或pcud。 道路通行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时段内实际遇过的车辆数。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小得多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

10、自由行驶可以变更车速转移车道还可以超车。 交通量等于或接近于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就明显降低,一般只能以同一速度列队循序行进。 当交通量稍微超过通行能力时车辆就会出现拥挤、甚至堵塞。二、理论通行能力 机动车的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条车通或道路路段某断而的最大车辆数,这是一种理想状况下的通行能力、亦称理论通行能力。三、可能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是通常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可能车辆数,国外计算可能通行能力是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到实际的道路交通状况确定修正系数求

11、得。第四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4.1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概述 4.2 机动车道 4.3 非机动车道 4.4 自行车道路 4.5 路侧带和人行道 4.6 道路绿化带 4.7 分车带与路肩 4.8 路缘石、边沟和路拱 4.9 道路横断面布置 4.1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概述4.1.1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其路幅宽度常称为红线宽度。4.1.2 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

12、,又按照人与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快车与慢车分流、各行其道的原则,道路横断面可以布置成为不同的形式。 可以将不同的速度的人、车交通设置在不同的道路上,例如:称为人行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机动车专用路等,也可以布置在同一条道路上加以分隔,其中:车行道又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或四幅路,这主要是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不同而形成的。4.2 机动车道 4.2.1 车道的宽度 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其宽度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所确定。车身宽度:小轿车小于2米,大客车、公共汽车、电车和载重汽车、集装箱车小

13、于 横向安全距离与行驶车速、车辆行驶时的摆动宽度,以及在小弯道上行驶时向内侧偏移的宽度有关。相对车速高,对横向安全距离要求也大。通常沿道路右侧的横向安全距离为0.50.8米,若通过地道时,其值为1.0米;相向行驶车辆间的安全距离,行驶速度4060公里/小时时,为1.21.4米,60公里/小时时,宜用中间分隔带分开,使车辆单向行驶,对非机动车也应分隔开。 一条车道的宽度:供沿路边右侧停靠车辆用的车道,停小客车,为2.5米,停大客车和公交车为3.0米。供车速为40公里/小时各种车辆行驶的车道,为3.5米,供车速40公里/小时各种车辆混行和供大型公交车辆和载重汽车行驶的车道,为3.75米;交叉口的进

14、口道,小客车专用道,为3.0米,混行车道最小为3.25米。4.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确定 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 对于道路交通量有潮汐变化的机动车道,车道数采用奇数或偶数均可,在每条车道上空的两面都装有红(或)灯和绿(或)灯,当早上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量很大时,可以将大部分车道开放绿灯,满足车辆交通要求,这时对向可通行的车道减少;当下午高峰小时对向交通量大增时,可以变换交通信号灯,使绿灯的车道数增加。 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超过4条时,行进中的车辆,要从外侧车道变换到内侧车道十分困难,尤其在车流很密时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车辆擦撞。 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也不宜过少。需要满足公交车辆的行驶。 根据国内各城市建设道路的经验,机动车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