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月考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4986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月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月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月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月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月考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季高二年级12月月考政治试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0分)1.2015年,“狗带”、“颜值”、“吓死宝宝了”、“城会玩”等新词、热词层出不穷,这些凝炼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这表明A. 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文化源之于人民群众的创意和情怀C. 网络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2.“让孩子健康成长,让世界感受到友善和微笑,走到哪里都遵守规则,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下去我做的,你也能做!”这是公益广告今天,我们这样爱国的解说词。这则广告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必须要在

2、法治的轨道上合理有序表达爱国热情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具体丰富的内涵每个人都能通过点滴行动表达朴素的爱国情怀A. B. C. D. 3.校园民谣,顾名思义,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感受的“现代民歌”。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窗外歌声与微笑小芳单车岁月等校园民谣,或者朝气蓬勃、极富校园味道,或者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感人。所以,这些歌曲曾为几代人年轻时传唱,风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有纯粹自然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文化优秀的文化作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

3、重要作用,既可以体现在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也可以体现在个人的工作、生活和成长中A. B. C. D. 4.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讲话强调,走好新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需要以长征精神继续凝聚力量、激荡信仰、滋养理想、守卫初心。这表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起促进作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文化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中国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强大精神动力。A. B. C. D. 5.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于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

4、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印证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A. B. C. D. 6.马云18岁高考落榜,开始打工,这时他看到路遥的小说人生。小说中的主人公高加林锲而不舍地参加高考鼓舞了马云,马云再次参加高考并考上杭州师范。小说人生的这种作用来自于A. 其自身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B. 读者的心灵震撼和感知C

5、. 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D. 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7.我和我的祖国、长江之歌等经典老歌不仅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勾起了曾经建设祖国的壮志豪情,也因其优美的旋律,壮美的歌词传唱不息,深受今天青年人的喜欢。优秀的文艺作品应 将人民群众作为源泉和动力,坚持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聚焦时代主题,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立足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讴歌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发挥其文化熏陶“主心骨”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 B. C. D. 8.习近平故事一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精选出百余则故事,把深刻的

6、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人民更加团结,让中国更有力量。由此可见 中国故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中国故事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优秀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 9.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赏”二字。“鉴”指的就是理性的判断,包括真伪的判断,包括真伪高下的判断;“赏”就是指感性的理解,就是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那种特有的美。这段话反映了通过文物鉴赏能够A.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 改变人生轨迹,推动社会进步 D. 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10.英国诗人本琼森

7、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据此说明A. 语言见诸的交往方式往往带有文化印记 B. 语言往往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 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且丰富的传媒 D. 提高素养才能避免自己暴露于语言之中11.2016年4月23日,中英共同纪念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大文豪逝世400周年。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戏剧中虽有着不同的创作结构和形式,但都包含对梦的阐述、对人生的追求。两国文化巨人跨越数百年的邂逅,成为中华文化交流的又一佳话。透过这扇窗口,人们看到中英文互鉴的累累硕果和巨大潜力。这说明 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中英文化在交流中达到相互融合与统一文化交流要认同和

8、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中英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A. B. C. D. 12.截至2018年7月,我不是药神收获票房30.38亿元,豆瓣评分9.0。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一部对人心有触动、对人性有认知的作品,一部植根于现实,真正找到深入民心、反映生活的鲜活题材的作品,无疑有着更强的生命力。材料给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只有赢得市场,文化创作才具有价值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切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作品A. B. C. D.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

9、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在新时代,传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 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牢记使命,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B. C. D. 14.2018年是马克思诞展200周年。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A. B. C. D. 15.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

10、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课、微店的汇聚融合。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这说明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 16.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对此,我们应该()认同各民族文化 正视各国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取长补短,消

11、化吸收。A. B. C. D. 17.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 B. C. D. 18.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故事脱胎于庄子逍遥游,其中的角色名称、想象构思,都取材于这部古典名作,甚至引入了山海经里的“神物”,是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一次融合展现,这种创意思路无疑为国产作品的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12、这表明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 B. C. D.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由此可见 文化创新需要吸收借鉴外国文化成果 理论创新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推翻旧有理论才能实现理论的创新发展A. B.

13、C. D. 20.一些地方运用中国民间画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如图),增加了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可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物质载体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可以消除思想差异,凝聚社会共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A. B. C. D. 21.下列关于哲学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A. B. C. D. 22.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

14、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 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C. 辩证法、相对主义、不可知论D. 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A. 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B. 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C. 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基本内核D. 批判吸收了其他哲学家的所有哲学思想24.继“中国天眼”(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10月16日晚22时,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它验证了爱因斯坦百年预言,为人类探索宇宙配上“耳朵”。这表明( )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