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案必修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4984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涟水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涟水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涟水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涟水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涟水第一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点展示】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常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常考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考点梳理】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_、_、_、_等方面的继承。(2)传统文化具有_。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_。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2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_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2、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_作用。反之,如果_,传统文化也会起_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正确的态度是:“_”,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_。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_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_,发展是继承的_。2文化在 的基础上发展,在 的过程中_。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_,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_的

3、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_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4 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五、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_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2 教育具有_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易错易混】1、传统文艺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文艺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5、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6、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

4、特征与具体内涵。()【特别提醒】1、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定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4、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5、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

5、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解题模板: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根基,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见设问角度(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常用答题术语(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

6、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典型例题】1、(2015江苏高考)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2、(2013江苏高考)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

7、)A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B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C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D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3、(2010江苏高考)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拓展训练】一、单选。1、(2014四川高考)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

8、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 B C D2、(2013广东高考)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 B C D3、(2013福建高考)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

9、,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4、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表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都起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5、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

10、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材料的文化生活依据有()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发展是继承的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会繁荣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源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6、(2014安徽高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

11、推陈出新7、(2013北京高考)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8、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功能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

12、爱和尊重 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A B C D9、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10、(2011上海高考)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传统文

13、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A B C D11、(2011天津高考)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2、(2012海南高考)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