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4691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结合现

2、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

3、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 “是谁生产”(生产) “为谁生产”(分配) “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

4、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十六大上又有新的发展。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三. 学法指导第一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知识篇1、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分配是生产关系中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中,所有制的问题已经在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学过,它解决

5、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和所有制结构中 “公有制为主体”相对应,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必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生产关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也才能体现出分配制度上的社会主义性质。所以,这部分内容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既要向学生讲清楚按劳分配的含义,又要向学生讲清楚在公有制内部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学生真正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又不可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因和道理。其中,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按劳分配的适应范围只限公有制内部,而不是全社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适用按劳分配;同时,还必须使学生明白,虽然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

6、中,但却不能反过来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中,除了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以外,还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与此相适应,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必然要求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因此,这部分内容理应成为又一个教学重点。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讲清这个内容,才能使学生掌握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完整内容,也才能使学生能够从所有制和产品分配两个层面完整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一个教学难点。说它难,不是难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

7、性上,而是难在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要性的理解上,以及对生产要素多样性的理解把握上。(二)方法篇1使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生产关系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原理,推导出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如下所示:产品分配方式决 定决 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决 定决 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2使学生在回顾已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关系的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推导出公有制内部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如下所示:生产力生产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 定决 定也就是

8、说,使学生知道,决定按劳分配的因素首先应该从生产关系内部看生产资料公有制,因为生产关系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起直接决定作用;其次,生产关系毕竟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公有制内部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的最终(根本)决定因素。由此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三)能力篇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分析能力,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推导未知判断。通过开展社会调查,使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学会撰写调查报告和政治小论文。结合当地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实际,针对生活中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存在或暴露出的问题(诸如拖欠民工工资等问题)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

9、节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一)知识篇1、效率优先的必要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种分配形式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和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出现了分配上的不公平和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又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由此也引起了“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还要不要讲究效率优先”的争议。对此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也就成为本课的重点之一。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对效率优先的分析和兼顾公平的思考,学生们应该对坚持这两方面的必要性分别有了认识。然而,如何妥善处理两者关系,将

10、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做到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都是重要和有着一定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方法篇1、分两组展开辩论,辩题分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讲求效率”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体现公平”,通过辩论,达到明辨是非、加深对教材知识理解的目的。2本课时内容中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历来是理论及其表达的难点,因而往往在这个知识点上设置出辨析题。要解决该难点,要求学生必须深刻领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二者关系,这是答好试题的关键。以此作基础,在辨别试题的出题类型时,特别关注正误混杂题型,按照所给材料作出辩证的分析,切忌因

11、其题设中存在某些错误观点而将其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3学生上网查找王廷江个人先致富,然后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并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的先进事迹。通过事迹和数字加深对“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的理解。(三)能力篇1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含义,以此为基础,辩证理解二者关系,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2全面理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就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展开社会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调研报告,以提高社会实践和书面概括的能力。第三单元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一、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财政、预算、

12、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理解:正确运用使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通过对所给财政图表、数字的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简单评价政府报告中财政工作报告;联系当前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分组讨论探究学习财政收入与支出。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可评议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大型建设项目,也可评议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设施),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财政支出教学,使学生增强国家观念,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对学生

13、进行基本国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国家建设为重,为国家建设多作贡献。通过财政作用的教学,教育学生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点我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表明,我国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二、知识纵横:(一) 财政收入与支出1、 财政收入(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掌握财政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财政的内容、财政的特点和财政的本质。概括地说,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

14、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财政预算与决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财政实际执行情况,称作国家决算。(3)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一个方面。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税收收入是国家安全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4)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的原因,而分配政策的影响是综合性

15、的,它涉及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所以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制约作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决定”,后者用“影响”;同时,要注意分析经济是如何影响财政收入的。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条件。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各种职能才得以实现。财政支出按其具体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3、财政收支平衡(1)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状态。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2)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就是财政收支平衡。 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就是财政赤字。 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意味着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