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缺文.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4186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高二政治期中考试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庆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卷政治(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参加学校运动会 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购买蔬菜、水果 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美国议员竞选A B C D2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和政治的决定作用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认为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3“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

2、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5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们生活越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

3、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A B C D我国著名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68题。6“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7“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 )A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

4、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8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C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D公平、公正、合理、正义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 )A电视的普及B电子和网络的发展C报纸、杂志的出现 D印刷媒体的推广冼星海,这位抗日音乐家,他的音乐和精神永远感动着人们。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011题10尽管是抗日乐曲,每当冼星海创作的、雄浑激越的黄河大合唱旋律响起时,总会让人热血沸腾。黄河大合唱是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号角。这说明 ( )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传统思想对人

5、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深刻影响 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A B C D11冼星海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积极创新,创作出呼唤抗日、鼓舞民众的现代革命音乐。这说明(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B文化继承是对历史文化全面、彻底的承接C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12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

6、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3我们从小就跟汉字打交道,关于汉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C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 1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

7、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帅地位 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 B C D1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的区域,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16季羡林先生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这说明(

8、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17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18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BCD19据不完全统计,

9、目前国外有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创办了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属于( )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活动D大众传媒20在当代中国,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应当是( )面向广大人民的文化 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社会主义的文化A B C D21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应该突破年龄和婚姻的限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

10、性、全局性作用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A B C D22离开社会生活实际,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生机和活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A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 B要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C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D需要把继承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2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 A包容性 B不平衡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24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因为( )A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振兴传统佳节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C弘扬民

11、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传统节日“回归”有利于弘扬传统习俗,彰显民族文化魅力25春节前一夜,即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从天涯海角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春节。这是因为(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融合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物质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持久的影响26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27“

1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28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29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30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