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4105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0-6-1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体现于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人们的每一次实践活动。ABC D2文化传播有多种形式,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形式是A人际传播 B电视C互联网D手机短信3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古代商贸活动 网络互动 教育 人口迁徙 红色旅游 南极科考A B C D42008年7月6日,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文化遗产

2、认识正确的是: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展现中国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 B C D5今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6.首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点亮创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焕发文化魅力,创造财富价值”为宗旨,以“创意、科技、文化”为主题。其宗旨和主题蕴涵的文化

3、道理有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对政治有重大影响A B C D7北京奥运期间,羌族刺绣、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厦门漆线雕技艺、苏绣、无锡精微绣、藏族唐卡、泉州提线木偶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这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 B C D8、“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上述材料:A体现思想意识是永恒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相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

4、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9、“对本国文化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句话表明:A、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 B、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应该像金字塔一样,塔尖是最民族的,也就是文化遗产等部分,国家应该下大力气保护。据此回答12-13题10、文化遗产之所以是最民族的,是因为文化遗产A、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可以充分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http:/ D、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11、国家应该下大力气保护塔尖文化,这启示

5、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A、承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12、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 B C D13、广东人的日常用语是方言,但在校学生却习惯使用普通话,以至于在使用方言时,也常夹杂着普通话。在校学生习惯使用普通话表明:A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日常生活是文化传播

6、的重要途径14、“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又一次让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当你看完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

7、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16、春节拜年,潮汕人相互祝愿新年大吉,有“换柑”的习俗,至今仍然保留着。从“换柑”的习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具有: A创新性B传播性C民族性D继承性17、今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农历牛年。“牛”传统象征着“勤劳、任劳任怨、坚韧不拔、开拓向前、为民造福”的意义。而现在人们在此基础上还赋予其“很红火很兴旺”的意义,如“牛气冲天”。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A B C D18、“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 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

8、。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19、下列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吸收 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自觉改造或剔除A、 B、 C、 D、20、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

9、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 B、 C、 D、21、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22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海南岛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琼剧历史悠久,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琼剧之所以能够维持长盛不衰,主要是由于 A具有民族色彩 B吸收粤剧、潮剧、汉剧等戏曲优点C传承古代戏曲的精粹

10、 D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通过学习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据此回答第23题23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实行高中义务教育C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4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被列为世界“四大圣人”的孔子的许多观点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孙子兵法也被日本人运用到商战中。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

11、界才更加精彩 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A B C D 二、问答题(共52分)25、在奥运会开幕式后的第二天,奥委会主席罗格欣慰地表示:“自己特别注意到一天前的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首先播报的是法语,其次是英语和中文。虽然中国不是一个法语国家,但8日晚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上都给予了法语突出的地位。” 有专家指出:现今,全球一体化正使英语语言文化趋于主导,推广语言多样性对于反对单一化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在奥运会上使用多种语言播报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它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开放与对话,并确保了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从尊重文化多样性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2、(20分)26、(10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以凤凰的形象作为火炬接力的标志,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时代风貌和精神,象征通过火炬接力把北京奥运会吉祥美好的祝福传遍全中国,带给全世界。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火凤凰”的诞生所蕴涵的道理。(12分)2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下列是一组对开幕式的评论: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市民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市民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20分)2010年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