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英高中高三政治第一次阶段性考.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813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英高中高三政治第一次阶段性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英高中高三政治第一次阶段性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英高中高三政治第一次阶段性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英高中高三政治第一次阶段性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英高中高三政治第一次阶段性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英高中2007-2008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卷I卷(选择题,共76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2分1我们身边常见的许多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哲理,如“水滴石穿”“画饼充饥”等。这说明A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这一事实说明A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C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 D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32006年3月8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2、化,必须不断增强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能力。这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我们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4“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5与“心外无物”的哲学观点相一致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理生万物 D上帝创造了世界6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

3、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从唯物角度看,上述做法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A联系和发展的统一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原因和结果的统一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9“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体现的哲理是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

4、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10沙尘暴过后,人们认真分析并进行治沙、防沙。这说明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D实事求是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11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 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12列子天瑞篇记述:古代杞国有一人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愁得生了一场大病。杞人忧天的错误在于A、否认

5、了世界是物质的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C、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辨证 D、否认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3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教师讲课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4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15我国通过制定“十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16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面上,

6、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B C D17指出下列哪些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 ) 水滴石穿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将凉水加热为温水 党支部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银行存款增加A B C D18“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哲学要求是A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B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C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D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19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差异,人

7、们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并不关注,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这告诉我们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20毛泽东同志曾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这一论断蕴涵的哲理是A万事万物都由两部分组成 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D矛盾是世界的本原21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在近期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善于

8、抓住主要矛盾2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这体现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全面的、联系的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ABCD23辩证的否定就是 A、事物的自身的否定 B、否定一切 C、外力作用的结果 D、蔑视权威,不相信书本24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实践25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往往不尽一致。一项措施出台很难使所有人同等受益,总会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一个人在改革中不可能始终受益,

9、难免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上述材料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意识不可能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A B C D26胡锦涛于2006年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A.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B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C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D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二、多项选择。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24分。27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对

10、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学问 B哲学家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8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上述观点A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B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C是一种可贵猜测,没有科学依据D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29在圆满完成13天的太空任务后,“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17日9

11、点14分(北京时间21点14分)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说明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02006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黑山共和国正式建交,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政治关系的确立,将对两国发展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等各种关系奠定基础。这说明A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 B所有联系都是事物本质的联系C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D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有条件的312006年6月26日是第十九个国际禁毒日,今年禁毒日的主题是:禁毒,我们在行动!毒品对人

12、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如果染上毒瘾就很难戒除,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永远不要做第一次尝试。这是因为A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量变必然导致质变的发生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错误的意识将决定错误的行为32中国成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成语中体现辩证否定原理的是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弃其糟粕,取其精华33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C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13、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D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34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C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D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卷(非选择题,共74分)三、简答题 (第34题9第35题9分)35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6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