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政治期中.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717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政治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政治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政治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政治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政治期中.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甲乙二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高考复读。由此可见(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 B C D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

2、别规律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3“我不叫,太阳就出不来”,面对半轮太阳,公鸡如是说下列选项中说法与公鸡的观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气者,理之依也” “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存在就是被感知”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A B C D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可知论和不可知论5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自主创新、和谐社会

3、、博客、物流、包容性增长等新名词不断涌现。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可以创造出新物质6.广州亚运会的奖牌主题为“海上丝路”。奖牌的正面中间是亚奥理事会的太阳标志,一条龙和凤凰绕着太阳围成一圈,寓意龙凤呈祥,奖牌的下半部分有国际奥委会五环标志。背面的上半部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会徽,下半部是水波滚滚的海水和帆船,寓意广交各路好友,广州举行亚运会一帆风顺。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7承办2014年第

4、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据此回答89题。8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集合C意识是对

5、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9材料中该市政府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办事情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 促进事物发展必须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树立正确的意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A BC D10。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错误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无动无静,无静无动 D飞矢不动11.下面漫画表明(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主观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6、D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12.从哲学角度看,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要坚持真理的客观性 要投身社会变革的行动A B C D13我国城市建筑中出现了一种“高度崇拜”现象。盲目攀比,你盖多高的楼,我就盖更高的楼,而不论人文、自然要求,一时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一做法( )A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B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C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预测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4近年来,“剩男、剩女”、“宅男、宅女”等男女新词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用语中大肆蔓延开来。这一特殊词群

7、的出现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15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回答公众提出的“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上述说法用唯物论的观点表述就是(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物质A B C D16法国巴黎地下的各方面设施仍然用的是一两百年前修建的

8、,当时就统一考虑好了,现在都不落后。他们的市政部门非常骄傲:“我们一两百年前搞得怎么样?你们可以下去参观。”我们很多城市,一到下雨街道就积水,而且街道上经常开口子,今天埋个电缆,明天铺个天然气管道,城市的马路像拉链一样。为什么呢?就是没有一个前瞻性的规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客观条件不同,人们的意识必然不同B办事情应增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C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三名航天员返回地面。在太空遨游的13天里,神舟九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

9、任务,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据此回答1718题。17“神九”的成功发射,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可控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客观物质性18从“神五”到“神七”,再到“天宫一号”和“神九”,中国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这充分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规律是客观的19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人脑 科学发展观 生产关系 思想观念 国家 辩证唯物主义A B C D20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

10、)A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 21.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应发挥主观能 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A.B.C.D.22.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

11、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 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3.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24.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 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

12、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反映了( )A.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B.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问题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25.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全国100多家科研单位的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投身于这一规模宏大的探月工程,以赤子之心和顽强拼搏精神共圆中华“嫦娥飞天”梦。这表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创造性的活动 邛崃市20132014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二政治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

13、11121314 15161718 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据悉,潘祖龙对邛崃天台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地形地貌、基础设施、旅游人气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了解,对景区旅游工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景区形态、文态、业态的调整,促进景区旅游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促进邛崃旅游发展为什么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10) 27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