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沪教.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3712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沪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政治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沪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政治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沪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沪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沪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调控的手段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近两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学会分析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不同使用,学会结合经济背景正确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效果。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从网上检索近两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态势理解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在讨论、交流、比较、探究的过程中分析经济现象,领会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关心社会经济生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理解和认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意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拥护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教学重难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课前准备:师生共同上网检索和整理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和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资料以及所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并制作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多媒体:图片赏析)比较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下半年的经济态势。感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引出主题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的运用再现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引入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作用。第一学习小组演示制作的课件:经济观察之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态势分析。1、引导学生再现知识点,2、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象,分析材料3、理解经

3、济现象与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象,重点分析并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及其作用,把握在一定经济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第二学习小组演示制作的课件:经济观察之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体现规划、计划手段的经济现象,理解运用规划、计划手段的运用及其作用。第三学习小组演示制作的课件:经济观察之规划、计划手段的具体体现。3、宏观调控政策的评价展示20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数据CPI、PPI、GDP、进出口总值的走势图小组讨论,分析、评价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理解和认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资料一: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

4、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中央推出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项目金额(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三农支出3700卫生、文化400生态环境3500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1600灾后重建10000铁路、公路、机场、电网18000资料二: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CPI2008年(月份)货币政策7.10%(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8.70%(2月)8.30%(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8.50%(4月

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8年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7.70%(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 7.10%(6月)6.30%(7月)4.9%(8月)4.6%(9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4.2%(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4(1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8年11月26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8百分点。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2%(12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