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813569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月考检测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 古诗文默写。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_ , _ 。(韦应物滁州西涧)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 , 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_ , _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_ , _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_ , _ 。(赵翼论诗) 木兰诗描写战斗激烈悲壮、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_ , _ 。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些巨石,有的雄奇,有的俊逸,

2、还有的在山顶立着,竟然直插云天。这就是九峰山,它的美在南平是家喻户晓的。 拂晓来到九峰山,走上石阶,抬头一看,轻微染绿的叶子在随风摇摆,似乎在与游人相互 挑逗;往右一拐,枝头上不知名的小鸟正歌声lio 亮,好像向人炫耀它的好声带;低头一瞧,悠悠的小草中点zhu 着浸满芳香的野花,令人感觉朦朦胧胧纪念碑海拔300多米,站在这儿南平的景色尽收眼底。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辆在有规律地穿梭,万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lio _ 亮点zhu _ 挑逗(AtioBtio) 拂晓(AfBf) (2)在文中“”处加上标点。3.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

3、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你的学校开展“一起走近汉字”的活,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摘开采搜集选取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_ ,理由是 _ 【汉字传承】 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落下帷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 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1)小记者: _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

4、,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2)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_ 。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4.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 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刚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 滔 滔 不 绝B. 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 夸 夸 其 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C. 当它 戛 然 而 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D.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

5、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拉 帮 结 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5. 下列句子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B. 我们班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C.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D. 通过这次植树活动,使他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6. 名著阅读 (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 错 误的 两 项是 _ A在表兄萨沙的怂恿下,阿廖沙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结果老爷子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 B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这部书除了

6、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C童年中“我”到外祖父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听外祖父讲故事,其中印象最好的是米龙隐士和伊凡勇士两个故事中的人物。 D昆虫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E在小茨冈的帮助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2)昆虫记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法布尔笔下,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_ 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_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面对野蛮的水甲虫袭击时,小小的石蚕总会 _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

7、)7. 阅读文言文口技,完成下列各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

8、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满坐寂然_ 会宾客大宴_ 不能名其一处也_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 (2)翻译下列句子。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标一处)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4)口技表演者表演了哪些内

9、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8. 阅读社戏一文的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

10、,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11、请从下面的()里选出一个适合形容“我”当时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一处: _ (活泼轻松沉重平静) 第二处: _ (急切焦虑兴奋无所谓) 第三处: _ (惘然陶醉平静激动)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9. 阅读最后的背影,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背影(张秀超) 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

12、。 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边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悄声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耳边还想着那句话:我在那边还种地。我的眼里流出泪来,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

13、,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我的身上。 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夺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备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回到家,我的眼里涌动着泪水,我说:“我不想读书了,你也别再受这累了。” “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 这次上学走的时候,我难以启齿地告诉父亲,学校要

14、交冬天烧炉子的柴火,交钱也行。父亲说,不犯愁,过几天送柴去。初冬一天的下午,父亲来了,他赶着牛车,拉了一车的柴火。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一捆捆从山上扛回来的,他没力气,每次只能背两小捆。老师看父亲吃力的样子,招呼一些男同学,帮助我把车卸了,亲蹲在墙角,灰黄的脸上挂着感激的笑。 卸完车,父亲让我跟他到镇上去一趟。他送柴火,也把那些草穗拉来了。 到镇上的货站,卖了草穗。我看父亲脸色已冻得发白了,我说去吃碗馄饨,暖暖身子吧。父亲说不用,一会儿就到家了,他把卖草穗的18元钱全给了我,又从青棉袄里襟的小兜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21元钱,他叮嘱我一定要拿好,并告诉我这钱是悄悄地给我攒下的,不要跟别人说。我的心苍凉而沉重,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把父亲送出小镇,过了白水桥,就是通往家乡的山路了。 父亲站住了,他说:“你照管好自己,以后遇事要往前想,就总有奔头!”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说罢,他转过身,手牵着牛的缰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