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二政治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13427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二政治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二政治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二政治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二政治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阜阳第三中学高二政治第二次调研考试期中 .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48分)1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A.B.C.D. 2.新开通的杭州市地铁1号线内部装饰体现着杭州特色,在公共艺术墙上有白居易卸任太守、白娘子与许仙等故事传说,石

2、凳上则画满水墨画,一步一景尽显江南风情。在杭州这座人文城市,地铁也成了人文载体,80%的广告墙位为艺术让位。这: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反映了当代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蕴含着对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地铁首要的功能是承载文化A.B.C.D.3.在阿呆的欢喜京津冀系列民俗文化展上,河北农村小男孩“阿呆”和“他们村里人”(图X)一起走进北京,向全国人民展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以及十九大之后,京津冀大地欢乐祥和的气息。以下认识正确的有:文化艺术可以反映原生态的农村生活,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泥塑以表情欢喜、古拙憨厚的人物造型,表达了远离尘世的古代传统智慧作品的标题、解说无不充满意趣,

3、启示人们只有娱乐文化才是值得倡导的文化展览有助于城市观众感受乡土氛围,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A.B. C.D.4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各国共占市场总额的77%,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占市场总额的19%,其中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0%和5%,中国及其他国家约占4%左右。由此可见:文化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总体上看中国文化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文化A.B.C.D.5.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

4、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6.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等活动分享丰收的喜悦,目前已有13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节日。从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强化文化的同

5、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A.B.C.D. 7.上海民族乐团在伦敦、巴黎等8座城市上演音乐会版海上生民乐,奏响人类最早的乐器骨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最美音符,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喜爱。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骨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B.C.D.8. 蒙古族的“安代舞”被誉为蒙古舞蹈活化石,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田野调查、原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加强对安代舞的传承和保护。其目的是: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A.B.C.

6、D.9.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这是习近平在今年全国教育发展大会上对教育地位的肯定,同时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办人民满意教育。关于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和选择文化的特定功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A.B.C.D.10.“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始终把“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相沿成习。如今,“尊老”这一传统美德摒弃了其中的封建成分,增添了新的社会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精神的组成部分。材料表明: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只有认同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传统文化对传统道德

7、规范要批判地予以继承A.B. C.D.11. 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B.C.D.12.“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8、。”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B.C.D.13.“棒棒”是山城重庆一群靠一根棒子为雇主挑货物谋生的人。一个转业军官,“卧底”棒棒行业一年,与“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拍出了全国第一部自拍体纪实片最后的棒棒,该片播出后好评如潮,激励了无数正在奋斗的人。这表明:社会实践是进行文艺创作的根本立足点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只有如实反映现实的文艺作品才有价值基层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

9、真正创造者A.B.C.D.14.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支教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在央视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动情演绎。“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们用纯净的歌声唱出了自己对青春、理想和生命价值的感悟。这首只有20个字、却写给绽放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平凡又尊贵的生命的小诗,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中国人。这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深入社会生活参与志愿服务,让一切文艺创作源泉充分涌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诗以歌,将古人之思与今人之想融为一体,增强文化认同A.B.C.D.15. 习

10、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党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B.C.D.16.不去更多地考虑群众的欣赏需求,特别是不顾大众倾听旋律的传统,而执意用西方人的听觉习惯来改变民乐传统,淡化了传统音乐中突出旋律美的优点,这是多年来中国音乐在专业化创作上出现的通病。医治此类通病,就要:A.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B.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C.推进中国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D.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

11、则17. 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B.C.D.18.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这表明: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苏州的地理环境决

12、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B.C.D.19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独特性具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的气魄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A. B. C.D.20. 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

13、,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的忧虑反映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自觉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A.B.C.D.21千百年来,蒙古马驰骋于风霜雨雪,不仅成为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和心爱伙伴,也积淀下民族文化的精神特征。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下列选项的表述与材料中“蒙古马精神”一致的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浮生六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