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13162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2020高二政治期中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 习近平主席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段话表明哲学社会科学( ) 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A. B. C. D.2. 在电视荧屏一度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繁多的哲学,但无论哪种哲学

2、都是()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B. C. D. 3.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敢,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地更好的艺术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文化,从本质上看是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材料表明( )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A. B

3、. C. D.5. 一位学者说,艺术如果还要继续存在下去的话,就必须走向哲学,但不是变成哲学;就像哲学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就要走向艺术,但不是变成艺术。材料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认为哲学和艺术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 认为哲学和艺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认为哲学和艺术是统一的 认为哲学对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A. B. C. D.6.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心之官则思”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

4、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8.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发现进行了辩证的综合,揭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辩证发展。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黑格尔的思想,指出:“黑格尔-他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合理的分类是比一切唯物主义的胡说八道合在一起还更伟大的成就。”恩格斯的这一高度评价主要是基于() A.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B.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C.朴素唯物主义具有局限性,唯心主义对认识世

5、界更具推动作用 D.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相对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相对于一切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第一次结合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真正的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A. B. C. D.10.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是() A.客观实在性 B.绝对运动性 C.相对静止性 D.可知性11.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

6、力三种节律的盛衰波动都是有周期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就同生命一起开始运行。这一发现说明了() A.人的生命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D.规律发挥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2.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13. 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桐花万里

7、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4.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A.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C.人可以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和依据15. 任何物体在占据一个与自身体积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都占据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所以它是静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哲学观点对立的是() A.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B.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 C.道之大原出

8、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之生物,其化不息16. 孙子兵法云: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项羽据此破釜沉舟,大破秦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上述材料中两个故事共同表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应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不同性质的认识具有不同的作用17. 谷歌公司人工智能“AlphaGo”以高超的运算能力和缜密的逻辑判断,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一些人不禁为此感到失望和担心,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则认为“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承认人工智能() 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思维与功能必然落后于

9、人类 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代表着科技与未来,是人类思维相平行的认识主体。 A. B. C. D.18. 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这表明() 真理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A. B. C. D.19. 2016年9月在贵州平塘竣工的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FAS

10、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这表明()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B.人们的实践能力依赖于认识工具的发展 C.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认识工具的发展是人类获得真理性发现的关键20. 量子世界中存在一种类似“心电感应”的现象,即量子纠缠。就好比有些双胞胎,虽然哥哥在北京,弟弟在上海,当哥哥特别高兴或痛苦时,弟弟也会特别高兴或痛苦。但为什么会这样?科学家们直到今天还没完全搞清楚。从认识论角度看,对量子世界研究说明() 认识具有无限性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 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A. B. C. D.21.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就脑

11、容量大小是否决定智商的问题争论不休。科研人员的 最新研究发现,脑容量与智商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决定人智商高低的或是大脑结构而不是脑容量大小。这说明() A.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绝对的 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D.人们过去对人脑的认识全部是错误的22. 一切真理只有经历下面三个阶段才会被人接受: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第 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材料说明() A.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B.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C.一切真理都是终极真理 D.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23.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

12、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下列诗句反映的哲理与其一致的是()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B.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24.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 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 B. C. D.25. “批

13、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从马克 思的这一论断可以看出()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哲学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实践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由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 A. B. C. D.二、主观题(共四大题,合计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 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的月亮背面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比正面更为古老,冯卡门撞击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