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3120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标准法规)户表改造工程建设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配套户表改造工程施工标准(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保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套户表改造工程工作顺利开展,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模板,确保达到预期目标,结合省公司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低压配套工程典型设计手册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第二条 本标准包括低压户表改造工程涉及的低压电缆分支箱、接户线、电表箱、电能表以及进户线的安装工艺标准。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分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套户表改造工程建设。第二章 电缆分支箱进线选用及安装第四条 电缆分支箱进线一般选用VLV-0.6/1-435、50、70mm 型号电缆,并按照所接带表箱数量实际情况选用截面,施

2、工工艺遵循以下要求:(一)电缆分支箱进线须采用T接的形式与低压支线或主干线连接,T接须采用专用接线线夹,严禁缠绕。(二)电缆分支箱进线架设须沿钢索进行敷设;钢索上悬吊电缆固定点间的距离无特殊设计要求的应符合下列数值:水平敷设电力电缆固定点间距750mm垂直敷设电力电缆固定点间距为1500mm。(三)电缆支架应选用热镀锌支架,所有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切口处无卷边、毛刺。支架安装要牢固,且横平竖直;在易燃易爆及腐蚀气体场所内敷设时,应穿保护管,管口应封闭;同一电缆芯线的两端,相色应一致,并且与连接母线相色相同;第三章 电缆分支箱配置及安装第五条 配置原则(一)七层以下楼房小区改造,一般按五十户

3、安装一台电缆分支箱,多于五十户的可按实际情况增加,易采用带进线开关电缆分支箱;(二)改造集中平房基于操作方便,供电可靠性强原则,原则上每二十五户设置一台电缆分支箱。当超过二十五户时,酌情增加电缆分支箱。第六条 安装位置要求(一)电缆分支箱安装现场应干净明亮,不易受损、不受磁力和烟尘的影响,无腐蚀性气体和易蒸发液体的侵蚀,应具备防雨防锈措施,并便于日常检查;(二)电缆分支箱安装应选择较坚固的墙面安装,现场不满足条件时适当调整;(三)电缆分支箱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接带用户数量不宜过多,一般在25至50户之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四)电缆分支箱安装应采用沿墙面固定的方式,距地面2.5米以上(

4、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既要考虑安全又要便于检修和调整负荷;第七条 安装工艺要求(一)安装时,采用10*100mm膨胀螺栓在箱内四个对角固定,且箱体横平竖直;(二)进、出线电缆必须全部采用下进线方式,且进线与出线以及各出线之间应尽量避免交叉敷设;(三)进、出线电缆应留有预留圈,直径为35、50、70、95、120 mm2截面的分别在进出线处预留400、500、500、600、700 mm直径预留圈;(四)进、出线电缆与分支箱母排连接时必须使用相应型号的铜铝过度线夹(线鼻子),并用机械钳压接后加装绝缘管与母排可靠连接。且导线、母牌须标明相色;(五)电缆分支箱内三相所接用户数量应尽量接近,做到合理分

5、配负荷,确保三相不平衡度小于15。第四章 接户线施工工艺要求第八条 配置原则(一)低压接户线应使用低压电缆,且按有关规程设计、施工。考虑到施工简便,工艺美观,不易引起偷漏现象,如果采用地埋方式时,必须使用铠装电缆;(二)接户线一般选用 VLV-0.6/1-225、35、50mm两芯电缆,由电缆分支箱敷设至电表箱; (三)接户线截面积选择按照所接带用户数量和容量确定,城市居民基本配置容量每户68kW,农村用户基本配置容量每户35kW,同时考虑一定的配置系数。配置系数选择参照下表。居民负荷超过12kW应采用三相供电;序号居民住宅户数配置系数(kp)13户及以下123户以上12户及以下0.8312户

6、以上36户及以下0.7436户以上0.6(四)单个电表箱可参照下表选择接户线截面:序号居民电表箱表位城市居民接户线截面积(mm2)农村居民接户线截面积(mm2)12位电表箱161024位电表箱251636位电表箱352548位电表箱5035注:以上截面积可根据用户实际负荷适当调整,电缆不易过负荷运行选择时要注意。 第九条 敷设方式及要求(一)接户线应从电缆分支箱引至电能表处;(二)接户线与电缆分支箱和电表箱连接部分,必须采用铜铝过渡线夹;并以机械压接形式连接;接线线夹裸露部分加装绝缘管;(三)接户线电缆必须由表箱左侧进入,电缆与表箱外侧距离为25cm,进表箱处做直径为1515cm圆弧防水弯,防

7、止雨水灌入表箱;(四)接户线电缆沿墙敷设时,应采用电缆夹固定,电缆夹之间距离为50cm,中间采用桥架式线夹固定,不得再行使用PVC管材包裹;(五)接户线架空档距不应大于25m,对地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m,接户线如跨越街道对地距离不得小于6m; (六)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参照以下要求:与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m;与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m;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0.75m;与墙壁、构架的水平距离0.05m; (七)接户线与通讯线、广播线交叉时,其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接户线在上方时距离0.6m;接户线在下方时距离0.3m;接户线的相线和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应从同一基电杆或电缆分

8、支箱引下,其档距不应大于25m,超过25m时,应加装接户杆,单接户线的总长度不宜超过50m;(八)接户线沿墙敷设水平排列时,中性线应靠墙敷设;垂直排列时,中性线应敷设在下方;接户线采用绝缘线或防老化线沿墙面支撑物下引至表箱处应采用PVC管材;第五章 电表箱内部装配第十条 装配前检查项目(一)检查箱内设备是否安装牢固,开关是否开合顺畅;(二)检查端子排是否为100A、出线开关容量不小于63A;(三)检查各个导线连接部位是否紧固,有无单螺丝连接;第十一条 电能表配置(一)单相用户配置5(40)A集抄复费率单相表计; (二)三相用户负荷不大于16kW,配置5(30)A集抄复费率三相四线表计;介于负荷

9、16kW和24kW之间的用户,配置10(40)A集抄复费率三相四线表计;负荷大于24kW,配置1.5(6)A集抄复费率三相四线表计和相应的电流互感器。第十二条 电能表、互感器安装要求(一)电能表接线正确,且垂直安装,倾斜不得大于1;(二)单相电表最小间距应大于30mm、三相大于80 mm;(三)装配结束表箱内外门开合应顺畅;(四)表计尾端接线不许有裸露,且安装牢固无松动;(五)低压互感器一、二接线正确,且安装牢固。第六章 电表箱现场安装要求第十三条 配置原则电表箱表位选择分为2表位、4表位、6表位、8表位,应根据城市和农村供电区域用户数量、密集程度、发展规划、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城市和乡镇街道

10、应主要以6表位、8表位为主,对农村居民主要以4表位、6表位为主,选择时要适当考虑预留表位。特殊情况选用2表位表箱。第十四条 安装位置要求电能表应安装在清洁、干燥的场所,环境温度应在040之间。电能表不应安装在受日晒雨淋,有易燃、易爆危险、有腐蚀性气体和可燃性气体的场所,也不能安装在多灰尘和潮湿场所。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应与热力管线保持0.5m以上的距离。电能表应安装在不受震动和机械损伤,而且便于安装和抄表工作的场所,安装位置附近不应有强磁场或电场。第十五条 安装工艺(一)电表箱应用膨胀螺丝牢固安装在居民户外的侧面墙上;表箱门、箱锁(及出线开关)应安装牢固且开合顺畅;(二)电表箱应选择安装在便于抄表

11、、维修的位置;不锈钢表箱支架高度为75cm,厚为10cm,长度根据表箱实际而定。(三)嵌入式安装时,箱体下沿距地面应不低于1.5m;(四)壁挂式安装时,箱体下沿距地面应为1.8m;(五)电表箱应安装于用户侧墙处,进户线引出时做15*15cm的圆弧型防水弯;(六)电表箱应统一编号,编号应能体现出所属的线路、变台信息及95598服务热线、报修信息。第七章 进户线安装工艺要求第十六条 进户线由客户自行出资建设,规格应根据客户实际负荷情况确定,一般建议采用规格为BLVW-2*10 mm2或16 mm2防老化线,并且中间不得有接头,严禁使用软导线和铝朔线。进户线改造要考虑10年内用户负荷增长要求;第十七

12、条 安装工艺要求:(一)进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严禁使用软导线。(二)采用小墙担加装PD-3针式绝缘子,固定墙担与墙担之间距离为3.5m;(三)进户线由开关盒引出后第一个墙担距墙角距离为15cm,并做长度为10cm的预圈;(四)进户线采用一零一火,不得使用公用零线;(五)进户线敷设至居民户外时应加装漏电保安器;(六)PVC管沿墙敷设时,抱箍间距不大于1.5m(七)PVC管进入单元或户外表箱,应内高外低以免灌水;(八)PVC管进入计量箱的部分不应小于30mm;(九)PVC管径的选择宜使导线截面之和占管总截面的40%;(十)室外进户沿墙线敷设,对地距离不小于2.7米;(十一)进户线穿墙时,应套绝缘管

13、,做滴水弯,滴水弯最低点距地面不得小于2米。(十二)穿墙绝缘管应内高外低,两端露出墙壁的部分不应小于10mm,滴水弯最低点距地面小于2m时,进户线应加绝缘护套。第十八条 进户线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进户线进户端对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2.5米与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m与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m与窗户或阳台的水平距离:0.75m与墙壁、构架的水平距离:0.05m第十九条 进户线与通讯线、广播线交叉时,其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进户线在上方时:0.6m进户线在下方时:0.3m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条 本标准解释权属*分公司营销部。第二十一条 本标准与上级单位文件制度标

14、准不符的,执行上级文件制度。第二十二条 本标准至下发之日起执行。引用标准;GB12527-1990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线GB13995-1992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50173-19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T773-1993 低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T1386.1-1997 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子:第一部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GBJ149-1990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附表1:电缆分支箱进线安装工艺模板

15、附表2:电缆分支箱安装工艺模板附表3:接户线安装工艺模板附表4:电表箱装配工艺模板附表5:电表箱现场安装工艺模板附表6:进户线施工工艺模板附表1:电缆分支箱进线安装工艺模板责任人:现场施工人员序号安装工艺标准及要求1电缆分支箱进线须采用T接的形式与低压支线或主干线连接,T接须采用专用接线线夹,严禁缠绕;2电缆分支箱进线架设须沿钢索进行敷设;钢索上悬吊电缆固定点间的距离无特殊设计要求的应符合下列数值:水平敷设电力电缆固定点间距750mm;垂直敷设电力电缆固定点间距为1500mm;3电缆支架应选用热镀锌支架,所有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切口处无卷边、毛刺;4支架安装要牢固,且横平竖直;5在易燃易爆及腐蚀气体场所内敷设时,应穿保护管,管口应封闭;6同一电缆芯线的两端,相色应一致,并且与连接母线相色相同;附表2:电缆分支箱安装工艺模板责任人:现场施工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