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必修1经济生活.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097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必修1经济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必修1经济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必修1经济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必修1经济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乐至中学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复习提纲必修1经济生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一、分配制度1、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 (范围:公有制;对象:个人消费品;依据:劳动;标准:多劳多得)。(2)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前提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意义:对劳动者,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对社会,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

2、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是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3)有利于调动人们使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4、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根本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平衡)决定的。(2)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以公有制

3、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意义)分配方式例 子按劳分配国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集体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土地(公有制经济)非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公有制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个体劳动者收入(个体、私营、外资)按管理要素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获得的收入按土地要素土地流转所得的转让金;出租住房、门面的租金按技术信息要素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信息转让。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主投资的税后利润;存款利息;债券收入;股息红利

4、转让的收入等投资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1、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过于悬殊。(分配公平平均主义)2、必要性(1)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共同富裕的要求;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权益,调动积极性)(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利于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5)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3、意义:(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有利于提高居

5、民消费水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4、措施:(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重要举措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初次分配)。 具体做法: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分配格局),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3)重要举措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6、(再分配)具体做法: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根本举措:生产决定分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分配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6)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7)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行业差距。(8)就业政策: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等。5、效率和公平的关

7、系(1)效率: 。(2)关系。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三、财政1、财政(1)财政: 。(实质是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2)财政实现途径:国家预算(

8、财政收支计划,主要环节;政府制定,人大审议)决算(财政收支执行结果的总结)(3)财政收入: 。形式:税收收入(最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4)财政支出: 。用途:经济建设、科教文卫、行政国防、社会保障和债务支出。(5)收支关系: 收入支出,财政盈余收入支出,财政赤字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根本的因素)。发展经济;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分配格局)。3、财政的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

9、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民生问题)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基础设施、大型工程)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运用时期类 型措 施目的意义经济滞缓、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物价下降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国债发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经济过热、供给不足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紧缩性(从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国债发行;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抵制过热的经济建设。四、征税和纳

10、税1、税收: 。(主体:国家;目的:实现国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和税法;作用:组织财政收入)2、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3、税收的种类(1)种类: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特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财产税(契税);行为税(印花税、屠宰税)(2)增值税: (征税对象、纳税人)。作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

11、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3)个人所得税: (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4、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2)财政是调节经济重要杠杆。(3)税收是监督经济的重要手段。5、依法纳税(1)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原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的;税收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是国家职能实现的物质基础;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要求:公民要树立纳税人意识,依法自觉诚信纳税;反对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使纳税人权利,增强监督意识,关注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依法督税。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税收的征管;提高征税人员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