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高三政治检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054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论高三政治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唯物论高三政治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唯物论高三政治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唯物论高三政治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论高三政治检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论高三政治专题检测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 我国传统上把阴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公历的日期则差别极大,不同年份的春节有时相差一个月。今年2月9日是春节,比去年晚了近20天,这样给群众安排生产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影响月度统计、大中小学放假和开学等。现在有些历法研究专家发起倡议,建议把春节固定在2月4日立春这一天,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把春节改在“立春”这一天主要体现了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改变规律 B.要按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的原则【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故A项错;更改春节的建议是在实际生活中得来的。故选D答案:(D)2.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前进。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在1月29日启航,海峡两岸民航飞机56年来首次对飞两岸。台商春节包机返乡是在两岸直接“三通”尚未实现、两岸无法进行空中直航的情况下,台湾各界人士积极推动,祖国大陆考虑到台商的切身利益,从方便台商往来海峡两岸出发,作为个案处理,特事特办而促成的。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种作法符合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原理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的原理D.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解析】“作为个案处理

3、,特事特办”就是做到从实际出发。其对应的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答案: (A) 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3-4题。3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 B

4、C. D4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解析第3题,两个秀才都是将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故正确,错误,对同一事物反映不同,说明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故入选。因此,答案选D。第4题,材料说明主观意识不同对事物的发展作用不同,因此,答案选B。A、C都有片面性,D项干支不符。答案:3D 4B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人类属于大自然,而大自然不只属于人类。人类必须摆正人在大自然中的

5、位置,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据此回答5-6题。5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河水及饮用水污染加剧,土壤污染随处可见,许多植物、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启示我们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发展经济必然会带来环境的破坏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对大自然我们不能征服、改造,而是要精心保护 A B C D6千百年的历史表明:大自然不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而是与我们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摆正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 A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B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C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处理好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解析本组题

6、考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5题,题干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故应入选。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加剧,进而许多植物、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这就启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故入选。错误明显,应排除。因此,答案选C。第6题,人类必须摆正人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答案选A。在四个选项中,B、C、D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只要将其舍弃,便能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答案:5C 6A7这幅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B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会因人而异

7、C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D事物的性质随人的意识而改变7B解析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存在客观的标准。事物的性质是客观的,不因人的意识而改变。A对项应排除。C项是说明意识的反作用的二重性,这和漫画不相符。 北京市政府决定,从2004年起停止征收自行车税。此前,江苏也宣布从2月份起停征这一税种。至此,全国征收自行车税的12个省市中已有7个省市停止征收自行车使用税。据了解,由于该项税种每笔收入只有几元钱,而征税成本却要约1至2元,而且该税种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微乎其微,被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税种。因而,一些地方纷纷停征自行车税。据此回答8-9 题。8.“该税种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微乎其微”,表明自行车税已

8、失去了其 的作用。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9. 一些地方停征自行车税的做法 A违背了税收的强制性原则 B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原则C是从实际出发的 D抓住了工作的重点解析第8题,“该税种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微乎其微”,反映自行车税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故答案选B。第9题,一些地方停征自行车税,是根据“该税种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微乎其微”,而征税成本大,费力不讨好这一实际作出的,因此,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故答案选C。 答案: 8B 9.C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

9、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回答10-11题。10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去粗取精”。B、C、D三个选项虽然都体现了意境(不同角度),然而,“最”能体现的,只有A项,因此,本题答案是A。答案:A11意境不是意和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

10、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 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去伪存真”。答案:11A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勇夺32枚金牌、17枚银牌、14 枚铜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当黄皮肤的中国上海小伙子刘翔以绝对优势打破了欧美选手对男子百米栏项目100 年的垄断时,整个亚洲都和他一起沸腾;李婷和孙甜甜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女子双人网球金牌,再次演绎了“希腊神话”,彻底打破了该项目被欧美选手长期垄断的局面。根据材料,回答12-13 题。12.刘翔与李婷和孙甜甜分别打破了欧美选手对男子百米栏和女网奥运项目的长期

11、垄断局面,这共同说明了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B.中国已成为超级体育强国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赛出好成绩13李倍和孙甜甜夺得女子双人网球金牌,再次演绎了“希腊神话”。神话是 A.脱离客观实际,是人脑自生的 B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C.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D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解析第12题B、C项本身说法错误,D项没有在题干中得到体现。故选A。第13题明显选C。答案:12.A 13C 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据此回答 14-16题。14.孔子提出“畏天命”的观点,说“获罪于天

12、,无所祷也”,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解析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认为“天”主宰一切,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故B选项正确。答案:14B15.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上先用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下列观点违背这一根本思想的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形有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A B C D解析题于要求选出的是违背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选项,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应选

13、。答案:15D16.“气者,理之所依也”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唯物辩证法观点解析“气者,理之所依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气”是指物质的东西。故选A。答案:16A17. 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们高兴的时候,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 A.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点 B.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现象 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主张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D. 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们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解析“移情”现

14、象讲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是对立统一关系,故A不合题意,“移情”现象并未改变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故C错误;D说法错误。答案:17B18.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能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说明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人们在客观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答案:18A 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55年执政实践中始终面临、不断探索并努力回答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据此回答19-20题。19. 2004年9月 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决定的起草过程中,起草组分成6个调研小组,分赴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决策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其唯物论依据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