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检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047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生活第四单元检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检测试卷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1人类社会的现象丰富多彩,极其复杂,但从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两大基本方面。这两大基本方面是指( ) A社会存在和思想意识 B物质和精神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D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在以下各项中,哪些属于社会意识( ) A艺术、道德、人口的多少、风俗习惯、社会风气 B人们的文化水平、道德思想、宗教、科学实验、人际交往 C宗教、哲学、自然环境、政治法律思想、风俗习惯、道德观念 D科学、政治法律思想、价值观、教育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艺术、哲学 3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

2、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因为( ) A改革是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B改革不触及生产关系 C改革只在上层建筑领域中进行 D改革不是变革现有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据此回答45题。 4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也大大增强。这说明( ) A社会存在的内容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B先进的思想意识只能出现在先进的社会 C社会意识的变化毫无规律可循 D市场经济催生正确积极的思想意识 5“二世祖”是广州城郊结合部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些人虽然早已是城里人,物质生活水准甚至远远超过

3、普通市民,但相当部分的居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谋生手段、文化活动等方面,仍停留在以前的状态,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差甚远,衣食无忧却又无所事事,坐拥分红租金蜕变成“二世祖”。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 ) A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思想观念的变迁游离于社会历史之外 D落后的思想意识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6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但是战后的日本政府从未对其侵略的历史有过正确的认识和反思,更未对受其侵略的国家认过罪,而是一直顽固继承战前日本政府拒不承认侵略的观点。日本政府上述做法违背了( ) A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观点 B辩证唯

4、物主义关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7我国目前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一直表现比较疲软,与此同时,居民的个人储蓄却一直居高不下。经济专家指出,中国公众在长期短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量人为出”的消费观念,已经成为当今经济过剩条件下扩大消费的精神桎梏。要培育内需市场,必须首先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国民的思想意识太保守 C社会意识总还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5、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D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相应生产关系的建立 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 B劳动工具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11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创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1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6、)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存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1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实现的 B市民暴动实现的 C议会斗争实现的 D阶级斗争实现的 14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7、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大禹是夏王朝的奠基者,是我国炎黄以后的又一人文初祖尚书五子之歌载,大禹云“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予临犯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大禹的这一思想朴素地表达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B民众是被统治和被奴役的对象 C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国家要加强对民众的教化 16格萨尔王传是中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是在藏族古代冲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来的,代表

8、着古代藏族文的最高成就。它描绘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毅力和冲奇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抑强扶弱、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斗争。格萨尔王传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充分说明(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建设者 17在以下关于价值观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B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价值观并非人人都有 D不同

9、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18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哲学上看,原因是( ) A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B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 当前部分干部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导致了滥用职权、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一系列职务犯罪,并且职务犯罪呈现出年轻化的新特点。 “职务犯罪年轻化”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一些年轻干部缺乏无私奉献精神,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据此回答1920题。 19上述材料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应该( ) A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B符合党的

10、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 20一些年轻干部走向犯罪的事实表明( )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 B只要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就能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C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个人引向歧途,阻碍社会的发展 D必须坚持依法打击利用职务的犯罪行为 21眼下的大学校园。现在大学生中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相当严重,不少大学生借钱或者把本该用于学习上的钱,用于选购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高档商品,成为了“负债消费”一族。南此引起经济纠纷,动武斗殴,甚至是犯罪事件屡有发生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上述现象,最迫切的是要加强( ) A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B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11、C唯物主义教育 D公民道德教育 二、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22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说过, “如果牛有宗教,那么,它们的神也会是牛。”从哲学上看,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 ) A宗教中的神来自人类社会生活 B宗教的内容没有现实生活基础 C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无论什么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

12、全对应的 D社会意识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24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 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C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 25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他参加革命工作三十多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真心真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他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所分管和负责的领域里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充分说明( ) A党员的人格魅力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 B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中国共产党忠

13、实地实践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党员是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和维护者 26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观念,努力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人们的这种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下列看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这种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这种价值取向很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 C这种价值取向忽视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D这种认识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 27某校学生自发成立了帮助困难学生的爱心社,他们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 )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高必要的条件 B人生价值必须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 C人生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 D个人不应该考虑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第1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8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的消息发出,得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热烈响应,连日来,到西部去的呼声在全国各高校一浪高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